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折 >> 關於骨折 >> 骨折:可能會成為致命的一擊

骨折:可能會成為致命的一擊

   76歲的施女士,某天吃完飯從座位上站起時不小心撞到了餐桌,髋部疼痛不已,到醫院檢查發現是股骨粗隆間骨折,醫生建議手術治療,並告知可能是骨質疏松引起的,需要積極治療。但施女士覺得自己年紀大了,經不起手術了,要求自己回家休養。     然而施女士的骨折沒有她預料的那般很好地恢復,髋部一直隱隱疼痛,活動也不方便,不得不長期臥病在床。由於沒有子女,施女士與老伴兩人生活,老伴也年紀大了,疏於照顧,施女士隨之出現了褥瘡,兩個月後施女士又逐漸出現了發熱、咳嗽,她以為是感冒了,還是沒有引起重視。接著,更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施女士逐漸覺得呼吸困難、身體極度虛弱、長期發熱不退、人也明顯消瘦。再次來到醫院就診時,醫生發現施女士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由於身體狀況太差,不到一周,施女士撒手人寰。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骨折都是由很大暴力外傷引起的,但其實還有一種骨折是在輕微外傷或者沒有明顯外傷情況下發生的,骨質疏松性骨折就是其中之一。無論是骨質疏松還是骨折,都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病症。然而,當這兩種病一起向我們襲來時,如果沒有進行系統、全面的治療,很可能成為危及生命的導火索,給我們致命的一擊。     骨質疏松性骨折多發生於老年人,是指沒有外傷或輕微外傷情況下引起的骨折。對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80%~90%左右的骨折為骨質疏松性骨折。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深,老年人越來越多,骨質疏松的人群也越來越多。”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李曉林教授解釋說,“這是因為,人體的骨骼自出生後,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頭越長越粗,骨量越來越高,到30歲左右達到一個高峰,然後到四五十歲的時候,骨量就會越來越低。特別是女性停經以後,內分泌改變,雌激素水平降低,骨丟失就更加嚴重。”有研究顯示,女性停經以後,每年約丟失1%的骨量。比如45歲絕經的女性,到了55歲,骨量就丟失了10%,到65歲,骨量就丟失了20%。     隨著骨量的丟失,骨的強度就會降低,骨的質量也會降低,稍微受點外傷,就容易發生骨折。而沒有骨折的病人,也可能會出現全身性的骨痛。李主任介紹說,骨質疏松被稱為“無聲無息的流行病”。很多病人早期可能沒有症狀,但到後期就會出現全身性的疼痛,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嚴重,還可能出現身高的降低,弓腰駝背。這類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也正因為如此,對於骨質疏松很多人缺乏正確的認識,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   骨折:可能會成為致命的一擊     一年內20%的死亡率     “骨質疏松最大的危害就是出現骨質疏松性骨折。”據李主任介紹,“骨質疏松性骨折病人90%首診在骨科,骨科醫生是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病人最先見到的,也可能是病人見到的最後一個醫生。”     由於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病人多為老年人,由於骨折後疼痛、不能活動、長期臥床,容易發生呼吸衰竭、靜脈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全身各器官功能逐漸衰竭。     有研究顯示,骨質疏松性骨折病人如果沒有得到恰當的治療,一年以內20%的病人因各種並發症而死亡。特別是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頸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這些部位骨折的病人,由於不能站立,不得不長期臥床,就會引起多種並發症,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造成家庭和社會的負擔,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所以,李主任特別強調,對於老年人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治療,已經不僅僅是單純治療骨折,而實際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段。“骨質疏松性骨折作為一種病理性骨折,不能當做單純的骨折來治療。骨質疏松病人的骨折愈合能力比較差,而且老年人往往又合並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不能耐受臥床,護理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難。”     李主任指出,老年人臥床一周,骨質丟失的量相當於女性絕經後一年丟失的量。老年人如果發生骨折後僅僅采取外科治療,而沒有對骨質疏松進行系統治療的話,一年內再次發生骨折的概率將近20%。比如,股骨粗隆間骨折在老年人群中比較常見,尤其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首次骨折後手術治療本身創傷就比較大,如果再次發生骨折的話,是否還能經受得起再次手術治療,就很難說了,那麼患者的生命保障也變得更加困難。     因此,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治療,不僅要治療這一次的骨折,還要預防下一次的骨折。     手術治療優先於保守治療     骨折後選擇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是因人而異的。那麼,出現骨質疏松性骨折,是手術治療好還是保守治療好呢?     以前的老觀念是:年紀大了,不願意手術,或者認為手術風險高,不建議手術。但是保守治療的話,很多老年人長期臥床、活動減少,骨折愈合得慢,骨量丟失嚴重,而且會出現各種並發症,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李主任表示,對於老年人的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治療,特別是髋部骨折的治療,現在的理念是:如果病人條件許可,能手術的盡量手術治療,而且要盡早手術。這對加快疾病康復,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改善骨折的愈合能力、防止並發症都有積極的作用。手術治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挽救病人生命的手段。現在手術麻醉和監護技術提高了,很多高齡老人,合並慢性病的老人,也都能進行手術治療了。所以,老年人骨折後不要過於忌諱手術,應該配合醫生積極治療。     對於部分確實不具備手術條件的患者,藥物治療和護理必須跟上,減輕病人的疼痛,防治各種並發症;同時也要治療骨質疏松,並鼓勵病人盡早地恢復運動。     骨質疏松性骨折:需要多科室協作治療     李主任表示,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治療,除了手術治療之外,還需要全身性的治療,包括骨質疏松科、康復科、疼痛科、老年科等多學科醫師共同隨訪和治療。後期積極的隨訪,有利於骨折的盡快愈合,減少並發症的發生,促進功能的恢復。     現在大醫院的分科都比較細,骨科以外科治療為主,患者多以創傷和骨關節炎為主,而對於骨質疏松的治療往往在骨內科、骨質疏松科、婦產科、老年科或者內分泌科,最合適的是骨質疏松專科。手術占據了骨外科醫生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對於骨質疏松這種慢性病的治療被放在次要地位,病人術後如果不能及時、定期來復查或者沒有找固定醫生復查,對於骨質疏松可能無法做到長期系統的治療;甚至被忽視。同時也有很多患者由於各種原因不接受不堅持抗骨質疏松治療,導致骨質疏松加重,骨折反復發生。     李主任說:“我們遇到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病人,一般都會提醒患者要按時隨訪,到骨科、骨質疏松科及康復科治療,告知患者骨質疏松不治療危害很大,還可能再次發生骨折。必要的時候,我們還會聯合骨質疏松科、康復科等進行多學科會診,制定綜合治療的方案。”     67歲的張先生,在一次乘坐公交車的時候,由於車子的一次顛簸,腰部劇烈疼痛,用了各種止痛藥效果都不好,嚴重的時候要靜脈滴注激素才能得以緩解。但是激素長期使用副作用比較大,而且也僅僅是對症治療,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此,張先生又做了一次全身檢查,結果發現胸腰椎、肋骨、恥骨多處陳舊性骨折,被診斷為骨質疏松性骨折引起的疼痛。之後針對骨質疏松進行治療,不到一周,疼痛明顯緩解。     骨質疏松的漏診和誤診率比較高,尤其是老年人常合並骨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病的比例比較高,骨關節的疼痛大多數人會以為是骨關節炎引起,而事實上也可能是骨質疏松引起,或者是骨關節炎和骨質疏松共同所致。而骨折後病人的疼痛更為常見,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往往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有些病人的疼痛長期得不到緩解,也要考慮是否合並骨質疏松所致。     所以,出現骨關節疼痛以及骨折後疼痛,要綜合分析和評估,是否同時存在骨質疏松。     一般的X線檢查,對於早期的骨質疏松不能發現,通常能從片子上看出骨質疏松的往往骨量丟失已經達到30%以上了。因此,早期需要做骨密度檢查才能發現骨質疏松。李主任建議,出現全身骨痛、發生骨折、女性絕經後、老年人身高降低明顯等情況時,都應該進行骨密度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助於預防骨質疏松性骨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