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骨折這種情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病幾率非常的高,所以大家對於這種疾病的患病原因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了解,患者在患上了這種疾病之後,一定要積極的進行治療,並且做好生活中的護理工作,以便避免後遺症的出現,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骨折會帶來的後遺症吧!
骨折是一種可以治愈的疾病,通過治療後可以恢復行動自由。但是,有些人骨折後會留下某種後遺症。那麼骨折治愈後的後遺症有哪些呢?骨折是否能完全的康復,要看你選擇的治療方法和醫生的水平。
骨折治愈後的後遺症主要表現為在天氣變化時,以前骨折過的地方會疼痛不止,或者發癢。偶爾還會出現酸痛,骨折處怕冷,怕風,疼起來很難受,有的會感到渾身特別是原骨折處乏力。陰雨天也會有這種可以自覺的症狀。
不過,一般痛1--2天就自然好了。有時候也會疼疼唧唧的,酸酸麻麻的,並非持續性的連續不舒服好幾天。這也是骨折治愈後的後遺症之一。
提醒大家,在骨折後的相當一段時間內,一定要做好保養,千萬不要著涼、沐風、遇水,做好骨折處的保暖御寒,並謹遵醫師的指導,加強功能鍛煉,爭取早日康復。
那麼寶寶在發生了骨折之後,要怎麼樣進行急救呢、治療和康復呢?
首先,家長必須用夾板簡單固定損傷部位,制動和抬高患肢,並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童骨科就診和治療,如果有傷口和出血,應該進行加壓包扎後再去醫院就診,並在治療的任何階段有效地介入正確的康復治療。
其次,家長還必須了解兒童骨折的康復治療包括兩個階段:骨折復位後石膏固定期是康復治療的第一階段,由於在這一時期骨折部位有堅固的內固定或石膏外固定,康復治療的內容可以有如下安排:冷、熱療、低頻神經電刺激療法、損傷部位應盡早進行肌肉的等長收縮,幫助患兒抬高患肢,鼓勵其進行肢體遠端未固定關節的的主動運動,促進靜脈回流和減輕腫脹,同時,盡早在不引起病情或疼痛加重的情況下進行關節活動和鄰近關節的各個軸面的關節活動,先進行輕柔運動,動作緩慢均勻,待肌肉彈性,肌力有所改善後,再逐漸加大運動幅度與運動量,同時定期復查X攝片,及時了解骨折愈合情況和康復治療的有效性。術後及外固定拆除後的綜合康復是治療的第二階段,康復治療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關節活動度的訓練(持續的被動訓練、熱療、關節松動術、矯形支具的應用等)和增加肌力的訓練 (助力運動、主動運動、生物反饋訓練等),這兩個階段的治療是骨折發生後,孩子全面恢復的不可缺少的途徑,否則,孩子可能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功能或功能恢復不佳。
患上了骨折這種疾病之後,在患者的病情穩定之後,為了能夠讓自己盡快的恢復健康患者,還應該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來進行身體鍛煉,從而保證自己的正常活動能力,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避免自己患上這種疾病的可能,這樣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身體和正常活動,避免這種疾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