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桡骨遠端骨折極為常見,約占平時骨折的1/10。多見於老年婦女、兒童及青年。骨折發生在桡骨遠端2~3cm范圍內。常伴桡腕關節及下尺桡關節的損壞。
【診斷】
腕部外傷後劇痛,不敢活動。Х線片可確定骨折部位及移位情況。
【治療措施】
1、無移位的骨折 用石膏四頭帶或小夾板固定腕關節於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伸直型骨折或屈曲型骨折多可手法復位成功。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關節面者,常采用牽抖復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關節面者,常采用提按復位法。復位後,保持腕關節掌屈及尺偏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4周。屈曲型骨折縱向牽引後復位方向相反,復位後,腕關節背屈和旋前位固定4周。固定後即拍X線片檢查對位情況外,1周左右消腫後需拍片復查,如發生再移位應及時處理。
3、粉碎性骨折 復位困難或復位後不易維持者(如巴爾通骨折),常需手術復位,克氏針、螺絲釘或T型鋼板內固定。術後石膏固定6周。
4、合並症的處理骨折畸形連接,凡導致功能障礙者,應手術糾正畸形及內固定。下尺桡關節脫位影響前臂旋轉者,可切除尺骨小頭。合並正中神經損傷,觀察3個月不恢復者,應探查松解神經,並修平突出的骨端。遲發性伸拇肌腱斷裂者,應去除骨贅、修復肌腱。骨質疏松者應給於相應治療,以防止其它嚴重骨折(如股骨頸骨折)合並症的發生。
5、功能鍛煉骨折固定期間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活動鍛煉。尤其老年人,要防止肩關節僵硬。 【病因學】
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見,多為間接暴力致傷。1814年由A.Colles詳加描述。跌倒時腕關節處於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著地,暴力集中於桡骨遠端松質骨處而引起骨折。骨折遠端向背側及桡側移位。兒童可為骨骺分離;老年人由於骨質疏松,輕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壓而短縮。粉碎骨折可累及關節面或合並尺骨莖突撕脫骨折及下尺桡關節脫位。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較少見,由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骨折發生原因與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稱反柯利氏骨折。跌倒時手背著地,骨折遠端向掌側及尺側移位。
3、巴爾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桡骨遠端關節面縱斜型骨折,伴有腕關節脫位者。由J.R.Barton1838年首次描述.跌倒時手掌或手背著地,暴力向上傳遞,通過近排腕骨的撞擊引起桡骨關節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側或背側形成一帶關節面軟骨的骨折塊,骨塊常向近側移位,並腕關節脫位或半脫位。【臨床表現】
腕部腫脹、壓痛明顯,手和腕部活動受限。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狀和槍刺樣畸形,尺桡骨莖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試驗陽性。屈曲型骨折畸形與伸直型相反。注意正中神經有無損傷。
【並發症】
正中神經損傷;遲發性伸拇肌腱斷裂;股骨頸骨折
【輔助檢查】
X 片可清楚顯示骨折及其類型。伸直型者桡骨骨折遠端向背桡側移位,關節面掌側及尺側傾斜角度變小、消失、甚至反向傾斜。桡骨遠骨折端與近側相嵌插,有的合並尺骨莖突骨折及下尺桡關節分離。屈曲型骨折桡骨遠端向掌側移位。對輕微外力致傷的老年患者, 應作骨密度檢查, 以了解骨折疏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