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質增生 >> 關於骨質增生 >> 化“骨刺”良藥現在有什麼

化“骨刺”良藥現在有什麼

  病例1:65歲女性,膝髋重度骨關節炎骨質增生,一直門診中藥針灸治療,幾次和老人交流,此病保守治療只可緩解症狀延緩關節退變進程,一日門診復查X片後老人詢問:我女兒同事介紹有種藥吃了能把“骨刺”消掉,我吃了二三個月了,可報告上怎麼還說有骨質增生呢?我回答:“骨刺”就是骨頭的贅生物,也是骨頭,如果某藥可以化“骨刺”,那骨頭也會被同時融化了!

  病例2:17歲小伙子,2年前摔傷,拍X片膝關節磕掉一小軟骨片,一位“專家”說:吃中藥可以消除,於是吃了幾十服藥,而後總感覺關節不適,一天打籃球後突然關節絞索,無法伸直,門診檢查後手術取出關節內游離骨塊,不但小骨片長大如圍棋子,關節面軟骨也被磨損嚴重,未成年的孩子,由於延誤治療,過早步入了骨關節炎患者行列。

  骨性關節炎,就是關節裡長骨刺。組成關節的骨骼表面都包裹著一層透明軟骨,軟骨有厚度有強度並富有彈性,可分泌潤滑液保護關節。骨關節炎的病理是因年齡增長、遺傳、外傷、超重、長時間過度行走和高強度運動等因素,導致透明軟骨的磨損速度遠遠超過軟骨自身修復能力,而變得越來越薄、不平滑、粗糙甚至剝脫狀態,軟骨下骨頭裸露,因裸露的骨頭上有神經支配,從而關節疼痛及活動屈伸受限,脫落的軟骨片也會引起關節內滑膜炎症疼痛,此時,軟骨為適應這種因關節失去穩定性後的力學變化和延緩關節退變趨勢,自身開始骨細胞的又一輪增生,刺激骨膜形成新骨,這就形成了骨質增生即“骨刺”。

  “骨刺”,不論長在膝、髋、踝或是頸腰椎,都是因為衰老退變的關節遭受損傷後“抗議”無效,為適應損傷不得不自我修復生長出的“同血緣不同長相”的新組織,也就是骨頭的一部分,並且在一段時期內,這樣的修復是成功的,因為增加了受損局部的面積,減輕了局部所受壓力,所以,並不是所有長“骨刺”的關節都疼痛。

  那麼,有“骨刺”時我們需要如何應對呢?一方面,當沒有疼痛和活動障礙時,可以把它看做一種自然的生理退變現象,就像人上年紀了會長白發、皺紋一樣,骨頭老了也會長骨刺,無需過分擔心但要重視,正如白發和皺紋可延緩一樣,長了“骨刺”也可通過控制體重、勞逸結合讓關節休息,合理運動而不劇烈、科學補鈣等,延緩其生長速度。另一方面,當關節因“骨刺”出現症狀,需要科學服藥來延緩關節退變改善疼痛。這裡要注意,目前臨床所用藥物,都是用於提高軟骨自身修復能力延緩磨損退變進程的,而非融掉“骨刺”,如果有藥物可將作為骨頭一部分的“骨刺”融化消除,那不也就會把骨骼融化了嗎?

  “化骨綿掌”、“化骨聖藥”是武俠小說中的情節,現實中並不存在,千萬不要像上述兩病例那樣,因盲目相信所謂的“化骨藥”耽誤治療甚至加重病情,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化“骨刺”良藥現在有什麼

  目前,臨床常用的西藥主要是氨基葡萄糖類,從蟹蝦殼中萃取得到,分為硫酸氨基葡萄糖和鹽酸氨基葡糖兩種,氨基葡萄糖治療膝關節炎作用機理是:使關節軟骨氨基葡萄糖含量恢復平衡狀態,刺激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和膠原纖維,生成軟骨基質,修復破損軟骨,提高軟骨自身修復能力,促生關節滑液,減少關節面間磨損摩擦,延緩疼痛腫脹和骨摩擦音等情況。

  中醫學認為骨關節炎屬“骨痺”范疇,腎主藏精生髓,髓居骨中,骨賴髓以滋養,經實驗研究表明,補腎中藥可影響骨骼生長恢復,因此中醫治療骨痺多從補腎著手,常見補腎壯骨中藥有鹿茸、淫羊藿、骨碎補、黃芪、黨參、當歸、杜仲、續斷、巴戟天、桑寄生、狗脊、枸杞、山萸肉等,鹿茸是雄鹿頭上尚未骨化而帶毛的幼角,可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藥理研究表明鹿茸不僅促進性腺分泌,還含有雌二醇等雌激素,能有效治療骨關節炎,特別對因雌激素缺乏的骨質疏松者有良效;淫羊藿具補腎壯陽作用,能促進骨髓細胞DNA合成,促進骨生長增加骨密度;骨碎補可補腎強骨,藥理研究表明此藥具有改變軟骨細胞、推遲骨骼退行性病變和降低骨關節病發病率的作用。

  由於生活方式改變和工作強度增加,目前有一部分人群自30多歲就已開始,此外,在50歲以上人群中大多能在X線片上顯示骨關節炎骨質增生的表現,因此也可以這樣形容,很多人都在帶“骨刺”生活。“骨刺”是骨骼的一部分,不應相信有什麼“化骨”良藥,近年臨床屢見患者在體檢時見X片顯示“骨刺”但並無病痛時,盲目選擇藥物治療,最後因方法不當,非但“骨刺”沒有消失,還沒病治出了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