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症又稱為增生性骨關節炎、骨性關節炎(OA)、退變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是由於構成關節的軟骨、椎間盤、韌帶等軟組織變性、退化,關節邊緣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變化,而出現骨破壞,引起繼發性的骨質增生,導致關節變形,當受到異常載荷時,引起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症狀的一種疾病。
骨質增生的診斷方法:
一般在人群中四十歲以上的人發病率最高。診斷是不是骨質增生病,一般可去醫院拍一張X光片即可(不必用CT片)。在未拍片之前如何自我診斷?可從個人的感覺判斷。骨質增生大多數發生在頸椎和腰椎,手指和膝關節處亦可發生,但比較少見。發生在頸椎的增生其症狀在頭部和上肢,又以上肢見多。
頸椎本部位沒有明顯症狀,而上肢症狀明顯。一般增生在某一側(不是左就是右),可出現一側從肩關節到上臂、下臂連手指的肌肉內一條線的痛、脹、麻感。
當右邊手臂有此症狀時,如果頭部向右邊傾斜則此時症狀會加重。肌肉內的症狀與天氣變化無關,只與活動有關。當增生部位在腰部時,其症狀並不在腰部,而是從臀部坐骨神經起,沿坐骨神經反射到腳後跟處,以小腿肌肉內症狀尤為嚴重。這就說明是骨質增生壓迫神經而引起的,基本上可以確診。
如果出現在局部某個點,尤其僅在關節處,則不應視為增生(膝關節增生除外),先應做風濕病的化驗為好。
其他肌肉部位出現痛與骨質增生引起的痛是感覺不同的。其他的痛可能同時出現紅腫和發熱症狀,而骨質增生的痛不產生任何別的症狀,只是酸痛、麻脹等,時重時輕,病程長,多年不愈,越來越重。
而且應排除椎盤脫出的情況,如果有外傷和扭傷時,還是先拍片為好。因為脫出與增生的症狀是相似的,以免治療不對症。
骨質增生不能光靠針灸
事實上,如果骨質增生不引起症狀,這類骨刺是有益的,不需要處理,只有出現炎症表現才需治療。治療的目的是減輕炎症反應,改善症狀,延緩關節炎的進程。針灸、內服中藥和外用膏藥都能不同程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從而緩解症狀。
西醫用的搽劑(如雙氯酚酸鈉)也有這樣的作用。而中重度以上的炎症疼痛需要口服一些消炎止痛劑。還可口服氨基葡萄糖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從而減慢骨關節炎的發展進程。總之,光靠針灸和藥物治療骨關節炎是遠遠不夠的。如果關節軟骨繼續遭破壞,暴露的骨質還繼續承受較多應力,那麼骨刺就不會消失,甚至越長越多。
因此,減少關節負重的行為,如減肥、避免劇烈運動、減少關節面反復摩擦等都有利於減慢病程的發展。少數骨質增生嚴重、有游離體影響到關節活動的病人,可以進行關節鏡下清理術;症狀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而上述辦法無效的,需要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來解決疼痛問題。
骨質增生如何調理?
1、骨質增生的物理調理:骨科專家說,對受累關節進行熱水浴或其它簡單的熱療可以幫助減輕疼痛。但如果是由於外傷引起的骨關節疼痛,不要急於用熱療的辦法,否則會引起關節出血而更加腫脹和疼痛。
2、骨質增生的鍛煉調理:骨科專家說,鍛煉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正確的適當的鍛煉,可以預防、延緩和減慢骨性關節炎的進程。有益的鍛煉包括游泳、散步、騎腳踏車、仰臥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訓練及不負重位關節的屈伸活動。不正確的過度鍛煉則包括爬山、爬樓梯或下蹲起立等活動。
3、骨質增生的飲食與體重要注意:骨科專家說,骨性關節炎與體重過重往往同時發生。因此,應維持合理的飲食,增加鈣質攝入,防止體重過重。這也是骨質增生如何調理的一種辦法。
3、骨質增生的生活方式調理,骨科專家說,有些人的特殊生活方式可以在某些關節產生特殊的拉傷,引起或加重骨性關節炎,如喜歡睡軟床、枕高枕頭,喜歡蹲著吃飯或干活。如果有這樣情況的話,那麼必須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當發生骨質增生的症狀時,大家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去檢查,並接受治療,同時也要多注意生活中一些小問題,如上面提到的多吃一些對骨質增生有好處的食物、蔬菜,也可以進行一些體育鍛煉,以減輕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