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質增生 >> 關於骨質增生 >> “骨刺”能否消除?

“骨刺”能否消除?

  骨質增生,民間俗稱骨刺,醫學上稱為骨骼退行性改變。骨質增生主要由於機械應力分布失衡或負載過度引起軟骨磨損所致,一旦累及神經、血管,會引起關節損傷,造成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等不適,嚴重時可致畸或致癱。因此,治療刻不容緩。膏藥、手術、針灸等骨質增生常見療法雖能緩解症狀,但患者痛苦大。因此不開刀治療骨質增生微創療法的出現勢必受到患者的廣泛歡迎。

  長骨刺是骨與關節衰老的一種現象,是骨質增生的一種形式。也有的不呈刺樣而是增粗、肥大,呈似口唇形的改變。

  年輕人的關節軟骨具有彈性,並能承受一定的壓力。人到老年關節會發生老年性退化,軟骨的化學成分發生變化,改變了軟骨承受外力的物理性能。後期軟骨出現局限性破裂與變薄,長期的磨損,並可使軟骨脫落。軟骨下骨面出現硬化,關節因負重和運動產生的刺激,使軟骨邊緣過度增生,經過骨化就形成骨刺。40歲以上的人,大約半數以上長骨刺,到60歲以上幾乎無一幸免。所以,長骨刺也是人的一個生理規律。

  某些人因長期從事特殊姿勢的勞動,骨關節因過勞而產生慢性勞損。負重承受的壓力,或過多活動造成的磨損,皆可造成肌肉、韌帶、筋膜等軟組織及骨質的變化,而形成骨刺。

  全身各處均可長骨刺,但以關節周圍及負重的部位發病的機會最多。因此,下肢多發於上肢。常見部位有跟骨、膑骨、腰椎、頸椎。其他如膝部、踝部、髋部、肩部、肘部、手指、足趾也較多見。

  人人有骨刺,但不一定每個人都疼痛。大約只有1/5的人會感到痛或關節活動不靈便。而多數的是在體格檢查做X線攝片時,才發現有骨刺,有了骨刺,可因損傷或過勞等誘因導致疼痛性發作。骨刺形成後,能使骨刺周圍的肌肉等組織的興奮性增高,尤其在肌肉韌帶附著處或神經受到摩擦與壓迫的部位形成痛感,但骨刺並不就是疼痛的病因。

  所以有骨刺伴疼痛的人不必憂慮,不要認為骨刺消不掉,疼痛就好不了。事實上,只要消除致痛的誘困,即使骨刺依然存在,疼痛症狀也是可以消失的。

  有骨刺的人重要的是防止疼痛,適當地活動關節,對老年人十分重要。如跟骨骨刺不走路不痛,剛走即痛,多走後疼痛會漸漸消失,但過多走路卻會劇痛,所以要堅持適當地鍛煉。治療此病的藥物有骨刺片、骨質增生丸等。服用有效並不意味著消除了骨刺,而僅是消除了誘發疼痛的因素。

  作些理療如醋療等,也是減輕疼痛的方法之一。

“骨刺”能否消除?

  痛點封閉,或自我按摩,均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也能止痛。

  手術當然可以切除骨剌,但日後仍會再長,並可能生長更大。所以除了骨剌位於脊椎管內,可能壓迫脊髓神經需做手術切除外,一般骨剌以不手術為宜。

  “骨刺”能否消除?

  經常有人問“骨刺”能否消除,嚴謹的醫學工作者的回答是:不能。但許多傳播媒介則爭先恐後地“隆重”推出“消刺新藥”和“消刺專家”,那麼“骨刺”能消除嗎?

  其實稍有科學頭腦的人都能理解,所謂的骨刺就是正常骨組織增生的部分,它與正常組織密切相連;增生後的關節面負重面積增大,承受的壓力相對減少,關節的穩定性和負重能力增強,從這個角度講骨質增生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代償反應。但事物都需要一分為二的分析,當增生的骨質對其他組織壓迫時就會使人產生疼痛、麻木等不舒服的感覺。許多專家都指出“骨刺”這個名稱不妥當,不能反映疾病的真實特點,容易引起誤解,似乎骨端有刺類東西,引起了疼痛。實際上骨質增生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人體在衰老過程中的一個必然改變,就象老年人的頭發變白和皺紋增多一樣是正常的生理退行性變化,大可不必為此憂心忡忡,為求醫問藥浪費精力和錢財。

  經化驗測定,增生的骨質和人體原有的骨骼結構相似,成分相同。如果真能夠將增生的骨質“骨刺”,“消除”或“化掉”,那麼,人體所有的骨骼豈不是同時“消”“化”為烏有了嗎?有些人誤以為在治療前後X線片上的骨質增生稍有不同就認為是“骨刺”被“消除”了。實際上,由於拍照角度、距離、曝光量等因素的影響,同一部位,不同時間拍攝的X線片影像可有輕微差別。

  目前所有的治療措施:理療、推拿、針灸、按摩、封閉、牽引、霧化、中醫中藥、西藥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活血化瘀、行痺通絡、抗炎鎮痛等作用,緩解了疼痛的症狀甚至是關節腔積液,但絕對沒有“消除骨刺”的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