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咨詢:我母親走路腳後跟痛,有人說是骨刺,是這樣嗎?
我母親快70歲了,身體一直很硬朗,還經常跳跳健身舞,但最近,她覺得左腳的腳後跟總是疼痛,尤其是早上,一落地就疼,走路時腳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針刺的感覺”,走出二三十米後,疼痛會有所減輕,但是走多了,第二天疼痛反而會加重,但腳後跟的外表看起來既不紅也不腫。有人告訴我母親,這是腳後跟裡面長了骨刺引起的疼痛,需要用小針刀切割骨刺,請問真是這樣的嗎?我想得到權威專家的答復。湛秋實(化名)
記者調查:足跟骨刺多見於老年患者,是骨骼老化的表現
帶著讀者的疑問,記者昨日采訪了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骨科副教授陶澄。
陶澄首先表示,湛秋實要想確認母親的足跟痛是不是真的由足跟骨刺引起的,需拍個x光片看一下;如果是足跟骨刺,x光片能夠清晰地顯示出:患者跟骨結節處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
“足跟骨刺多見於老年患者,是人體骨骼老化後的一種表現,雖然從表面上看既不紅也不腫,但當站立或行走時都會感到疼痛,給行走帶來極大不便。但骨刺根本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骨頭長刺’,而是因為肌肉勞損引起局部炎症後在骨頭表面形成的一層鈣化的物質,而且引起疼痛的‘元凶’並非骨刺本身,而是肌肉因為缺血缺氧的炎症反應所致。”陶澄說。
據悉,骨刺正確的學術名應該為“骨疣(BoneSpur)”,既非完全由骨構成,也不尖銳如刺。骨刺多發生在有肌腱或韌帶附著的骨骼處,足底骨刺就是發生在足底筋膜附著的地方,骨刺的產生是關節因種種原因造成軟骨的磨損、破壞,並促成骨頭本身的修補、硬化與增生,從而在骨頭表面形成了一層鈣化物質,是一種自然的老化現象。在臨床中,遇到最多的“骨刺痛”就是足跟骨刺。
專家建議:患上足跟骨刺,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
患有足跟骨刺的老年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以後還能否運動?怎樣運動?
陶澄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足跟骨刺患者需要運動,但這種運動必須“適量”,不能過於劇烈,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長期劇烈運動可使骨骼及周圍軟組織受力不均、負荷過重,反而加重骨刺病情。在骨刺急性期,疼痛加重,這是人體向你發出信號,不能耐受這麼大的運動量或運動強度,所以要盡量減少足部受累關節的活動量,可適當臥床休息,通過休息來減少受累關節的機械性刺激。病情在恢復期間,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環境因素刺激,因這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對關節、肌肉、神經等組織可誘發炎症的產生。
陶澄表示,緩解足跟痛有兩個方法:一是每晚睡前或洗腳後按揉足跟10分鐘;二是買鞋時要選擇厚底、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慢跑鞋是不錯的選擇),最好足弓有一定弧度和支撐力。對鞋墊的要求一般為硅膠材質(確保軟度)、中間為空(讓骨刺部分不受壓)即可。90%的病人通過使用這類鞋墊就可以解決行走疼痛的問題。“只有極少部分特別嚴重、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才需要通過外科手術切除部分足跟骨刺,因為手術本身對一些病人會造成無菌性炎症,甚至刺激骨質增生得更快。高達40%的病人,在15年之後會復發骨刺。所以,手術切除並不一定能將骨刺斷根。”陶澄說。
骨刺是人體退變老化的一種表現,如同頭發變白。幾乎所有的老年人都會有骨刺或骨質增生,但不一定會有臨床症狀。所以部分患者認為是骨刺刺傷組織導致疼痛,要求切除骨刺是一種誤解,局部肌肉放松和緩解疼痛才對症。一部分人出現疼痛是由於產生了無菌性炎症,因此,治療骨刺的關鍵不是消除骨刺,而是在於消除骨刺周圍的無菌性炎症。遵醫囑選用非甾體消炎止痛藥物、積極抗炎是非常必需的。局部封閉治療也能有效控制症狀,但有一定的副作用。熱敷、理療、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骨刺無法消失,但疼痛消失就可以了。”陶澄最後強調。
延伸閱讀
每個人都可能長骨刺
骨刺一般好發於活動較頻繁的關節,由於這些關節長時間反復使用,因此很容易發生磨損與退化的現象。而身體易誘發骨刺生長的地方包括頸椎、腰椎、膝關節、腳跟,另外,手指跟手肘也是骨刺易發生的部位。
骨刺並非老年人的專利,由於工作需要,許多人必須久坐、久站,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或是姿勢不正確及反復使用某個關節的工作族群,如家庭主婦、老師、金融工作者、計算機族、工廠作業員等,都可能因為過度使用及使用不當,造成關節部位的骨骼與軟組織過度磨損。如果再加上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年紀輕輕就使脊椎提早發生退化現象,而誘發骨刺的發生。甚至有國外的文獻報道,人到了20歲以後就會出現退行性變,容易出現骨刺現象。因此,骨刺可以說是每個人都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