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頸椎病 >> 關於頸椎病 >> 頸椎病該怎麼治?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

頸椎病該怎麼治?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

  “手機黨”的增多、“葛優躺”的走紅、坐在電腦前的工作越來越繁重等等,導致患頸椎病的市民越來越多。然而,對於頸椎病的治療,很多人的觀點依舊停留在過去,尤其是聽到醫生建議其通過手術來治療頸椎病時,多半還是會被患者本人和家屬拒絕。事實上,頸椎病的手術治療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專家表示,並非所有頸椎病患者都需要做手術,但是必要時,手術該做還得做。

  吃飯時連筷子都握不住 手術後終於回歸正常生活

  李女士是蘇州人,今年64歲,兩年前開始覺得頸部和肩部酸痛,偶爾有雙手麻木的感覺,當時沒放在心上。一年前,李女士覺得一側肩背部有沉重感,左手沒什麼力氣,手指發麻,吃飯拿筷子有時會不自覺地滑落,這讓李女士緊張起來,趕緊到醫院去做了檢查。醫生告訴她,這是得了頸椎病,需要手術治療。當時家裡人一聽要在頸部做手術,一下子都嚇壞了,告訴她那是人的咽喉要塞之地,如果手術失敗,人很容易癱瘓。她本人也覺得頸椎手術很可怕,拒絕手術。

  直到三個月前,李女士不僅覺得手上沒力氣,拿不住東西,而且走路兩腿也不怎麼聽使喚,明明走在堅硬的地面上,但感覺像是走在棉花上。李女士再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到蘇大附一院骨科就診,醫生告訴她這是頸椎病壓迫神經引起的。實際上早在一年前就應該聽醫生的話手術治療,現在已經出現了不全癱瘓,再不手術,癱瘓很可能會加重。

  這回李女士狠下心在蘇大附一院骨科接受了手術治療。術後第一天李女士就覺得手腳活動靈活多了,第三天就下床行走了。如今,李女士已經恢復了正常生活,她還高興地對身邊人說,原來頸椎病手術並不可怕!

頸椎病該怎麼治?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

  “葛優躺”、“手機控”會讓頸椎吃不消

  頸背疼痛、四肢乏力、頭暈惡心

  都是“頸告”

  頸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蘇大附一院骨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姜為民指出,造成頸椎病最常見的原因是慢性勞損。所謂慢性勞損是指超過正常生理活動范圍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時值的各種超限活動。因其有別於明顯的外傷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很容易被人們忽視。

  比如,最近《我愛我家》中葛優癱躺在沙發上走紅的“葛優躺”,這樣的休息動作就會對頸椎造成傷害,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及在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而大量統計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率特高,包括家務勞動者、刺繡女工、辦公室人員、打字抄寫者、儀表流水線上的裝配工、長時間玩手機等等。另外,不適當的體育鍛煉,如以頭頸部為負重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

  此外,頸椎的退行性變是頸椎病發病的主要原因。同時,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頸椎的先天性畸形,也是頸椎病發病的原因。

  據姜為民介紹,頸椎病的症狀多樣而復雜,多數患者開始症狀較輕,以後逐漸加重。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而有一種頸型頸椎病也稱局部型頸椎病,是指具有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X線片上沒有椎間隙狹窄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但可以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椎體間不穩定及輕度骨質增生等變化。

  保健枕只能改善症狀

  頸椎病該做手術時還得做

  對於早期、症狀輕的頸椎病可選擇性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營養神經藥物治療以及恰當的理療。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

  不過,姜為民指出,在頸椎病的非手術治療中,往往會存在種種誤區。比如,頸部牽引是頸椎病治療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不恰當地反復牽引會導致頸部韌帶、肌肉松弛,加快退行性變,降低了頸部的穩定性。所以牽引時要注意頸椎生理彎曲的恢復和保持。再比如,頸椎病的按摩復位治療前必須要排除椎管狹窄、嚴重的椎間盤突出、頸椎不穩定等等,脊髓型頸椎病絕對禁止重力按摩和復位,否則極易加重症狀,甚至可導致截癱。即便需要按摩、復位治療,也最好由經過正規訓練的專業人員操作,以免產生副作用或是加重病情。

  在生活中能看到很多號稱對頸椎病有治療作用的保健枕,它們真的靠譜嗎?姜為民表示,保健枕功效再強大,也只是有助於保持頸椎的生理彎曲,促進血液循環,並不算是“治療”,而是改善症狀。而且患者在選擇枕頭的時候要注意,不要一味追求枕頭的高度,而是要選擇適合自己頸部生理彎曲的高度。

  而關於手術治療頸椎病,姜為民告訴記者,並非所有頸椎病人都需要通過手術治療,也並非所有病人經過保守治療都會好轉。這要根據個人具體情況制定治療方案。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嚴重神經根或脊髓壓迫者,姜為民建議他們接受手術治療,癱瘓時“間越長手術效果越差。”

  頸椎病的三大認識誤區

  誤區一:轉頭時可聽見頸椎發出響聲,認為自己有頸椎病。

  其實這是頸部骨骼與韌帶摩擦發出的聲音,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頸椎病。

  誤區二:脖子和肩部感到酸痛,認為是頸椎病。

  大多數頸肩痛都是由於該處肌肉勞損所致,真正的頸椎病多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下肢踩棉花感,因此不要簡單地把頸肩痛和頸椎病等同起來。

  誤區三:手麻、頭暈就是頸椎病。

  引起頭暈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前庭功能障礙、大腦供血障礙、顱神經病變等,除此之外,低血糖、高血壓、心髒病等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頭暈。手麻也需要考慮是不是糖尿病、中風等,女性患者還需考慮是否存在更年期綜合征。

  頸椎手術是否安全?

  “頸椎手術是不是很危險?”很多人聽到頸椎手術時都會是這樣的反應。事實上,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過去的“手術禁區”——上頸椎處的手術已是一種安全的常規手術,更不用說安全性更高的下頸椎手術了。

  姜為民告訴記者,頸椎由七塊頸椎骨組成,寰椎是第一頸椎,樞椎是第二頸椎,因為與其他頸椎具有明顯的不同,又特別稱為上頸椎。上頸椎處於顱頸交接區,不同於下頸椎,椎管內隱藏著支配呼吸的高位頸髓,周圍走行著椎動脈、椎靜脈叢等復雜而又重要的解剖結構,同時又可能存在著解剖變異,手術風險遠大於下頸椎,以往被視為手術禁區。

  但隨著先進醫療設備的引入以及醫生手術操作技術的不斷提高,即便是上頸椎手術也並非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蘇大附一院最新引進的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術中實時三維CT以及導航技術,配合神經監護,使得上頸椎手術已經成為一種安全的常規手術,下頸椎手術的安全性更不在話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