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藥膳療法是在中醫藥理論、骨傷理論指導,將藥物與食物合理配伍,采用獨特的烹任技術,制成具有治療作用且又美昧可口的佳看,它是中醫骨傷科的一個組成部分,其源遠流長,至今已有3000年的歷史。
夏朝已有人工釀酒,酒是最早的興奮劑、麻醉劑,可以核邪氣、通血脈、止疼痛、引藥勢,是治療頸椎病的常用藥食。到了春秋戰國,則設置有“食醫”,專門掌管帝侯的“六食、六飲、六膳、百馐、百醬、八珍之齊”;“疾醫”,“以五昧、五谷、五藥養其病”。馬王堆漢墓出士的醫學帛書—一《五十二病方》中記載了247種藥,其中食物占四分之一;載方284首,其中不少可用於頸椎病。《黃帝內經》提出將藥治與食治結合起來,強調“和五昧,骨正筋柔,氣血以流”,從而達到調理的目的。成書於東漢末年的《神農本草經》,載有上品食物22種,中品19種,下品9種。唐代名醫孫思提出“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斯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認為“若能用食平病,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明確指出食療的重要性。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介紹了以鹗骨治傷的經驗,開創了以骨治骨的先例。宋代的《太平聖惠方》對於筋傷(頸椎病)提出“補筋骨,益精髓,通血脈”的治療觀點。明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提出“以髓補髓”和“以骨治骨”的理論,認為以骨治骨,“從其類也”。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寓醫於食”的觀點深受群眾歡迎。由於頸椎病系老年病,病程長,恢復慢,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因此,平時多食防治頸椎病的藥膳,使患者既可免除打針服藥之苦,又能解除疾病的痛楚,從而達到核病強身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