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症狀復雜多變,表現為頸部僵硬、活動受限、頸肩部疼痛、上肢無力、手指麻木等症狀。一般可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等幾種。
其中脊髓型頸椎病,是由於椎間盤突出,加上頸椎椎體、小關節增生形成骨贅,以及黃韌帶肥厚,壓迫頸脊髓,可引起頸以下身體癱瘓症狀。症狀輕微的,可作牽引、理療、針灸、服藥、貼膏藥等非手術治療,同時注意觀察。如症狀明顯,出現癱瘓,必須盡快手術治療。否則時間拖長,受壓神經變性,恢復困難。
由於頸部解剖結構復雜及生理上的重要作用,使手術難度大,容易產生並發病。
近年來,國外在原來頸椎間盤切除術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新的手術治療方法,叫經皮頸椎間盤髓核切除術。近幾年來,國內也成功設計、制造出精細的特殊器械,開始推廣使用。經皮頸椎間盤髓核切除術是近20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最早用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因其創傷小,效果滿意,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腰椎間盤切除術,因而日益受到重視。近年來,這項新技術逐漸應用於頸椎病手術。雖然頸部結構復雜,前方有頸動、靜脈、氣管和食道等重要器官,椎管內頸脊髓十分嬌嫩,但手術區域位置淺表,利於操作,已獲得初步成功。
通過X線透視定位,確定手術椎間隙,局部麻醉後,在X線透視監護下,將帶針芯的穿刺套管針,避開頸動脈等重要結構,經皮膚直接穿刺進入頸椎間盤前表面。然後固定套管,拔出針芯。向套管內插入小型環站,插入椎間隙,切除髓核組織,使其成為碎屑,以生理鹽水沖洗、吸出體外。皮膚只需縫一針,傷口包扎後,以頸圍制動。
經皮頸椎間盤髓核切除術,較其他非手術治療方法如牽引、推拿、針灸及內外用藥等,治療效果更為突出。與常規切除手術相比,創傷小,出血少,痛苦輕,恢復快。由於不破壞椎骨和後縱韌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頸椎穩定性。
一般認為,如有頸肩疼痛、手麻無力等頸椎病症狀,經MRI或CT檢查顯示頸椎間盤突出,但椎間盤無明顯退變,非手術治療效果不佳,可以考慮作經皮頸椎間盤髓核切除術。從病變位置上說,經皮頸椎間盤髓核切除術最適於第四、五頸椎間盤。病變早期,病情較輕,效果較好;病變晚期,病情較重,效果較差。頸椎間盤脫出進入椎管內、頸椎管骨性狹窄等,壓迫脊髓變性,不適於經皮頸椎間盤髓核切除術。
雖然經皮頸椎間盤髓核切除術目前還不能完全代替常規手術切除的方法。相信隨著器械的不斷改進,這種新方法必將日臻完善,為更多的病人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