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師今年已年過五十,在中學講台上已經辛勤耕耘30余年,一年多前開始出現右肩疼痛。一開始陳老師以為是常年勞累造成的,因此沒有引起重視,僅僅是貼了些外用膏藥,依舊像往常一樣工作。但右肩疼痛的症狀一直沒有緩解,而且逐漸加重,經常在上課寫板書的時候出現右肩疼痛無力,不能上舉等症狀,尤其在一次帶領學生外出勞動後症狀明顯加重。
陳老師去附近的醫院就診,被診斷為“肩周炎”,先試了西藥,理療和封閉針等保守治療,但常常藥效一過老毛病就又犯了。於是又試了中醫的針灸、推拿和小針刀,沒想到非但沒有改善,還出現夜間肩膀痛,尤其是右側臥睡的時候,常常在深夜痛醒後獨自熬到天明。陳老師的兒子通過大量的醫療網站咨詢,了解到長海醫院骨科的汪滋民教授在治療肩關節疾病方面尤為擅長,於是陪著陳老師來到汪教授的門診就診。
汪教授給陳老師做了詳細的體檢,發現陳老師的肩膀痛具有兩個明顯特點,首先是右臂斜向前上方外展到60°~120°之間時,疼痛明顯,而小於或超過這一范圍時疼痛減輕,也就是說壞了的右肩在活動時有一個“疼痛弧”;
另一個特點是疼痛和無力相伴,讓雙臂抗阻外旋和外展時,右側不僅疼痛,還伴有明顯的無力,也就是“岡上肌和岡下肌應力試驗陽性”。結合X光和磁共振等檢查後,汪教授告訴陳老師,她的“肩周炎”其實並非真正的肩周炎,而是“肩袖損傷”。陳老師迷惑了,“肩袖”是什麼呢?我沒受過傷,肩袖又是如何損傷的呢?汪教授繼續耐心地解釋道:肩袖是指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和肩胛下肌這四塊肌肉,因為它們象衣袖一樣包裹肩關節,又叫旋轉袖,對肩部的功能和穩定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肩袖損傷指的是肩袖肌腱的撕裂,如同袖口撕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