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肩周炎 >> 關於肩周炎 >> 老人別讓肩膀“靜”下來,熱水泡手能保健

老人別讓肩膀“靜”下來,熱水泡手能保健

  “靜”是導致肩周軟組織慢性勞損或病變的主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最好別讓自己的肩長時間“靜”下來,尤其到了老年,更是如此。

  進入老年期後,由於骨質疏松、肌肉松弛無力,體力活動及肩部運動量一般都會減少,這就增加了肩周炎的發病機會。同時,肩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本來就不豐富,再由於老年期植物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功能易紊亂,進一步使血液循環減慢,促使老年人肩關節疾病的發生。

  以下介紹幾種可以增加關節及周圍組織的血流量,增強新陳代謝的常用的鍛煉方法:

  門框牽拉法

  患者站立,患肩側手握門框,逐漸下蹲,用自己的身體重量來牽拉肩關節,反復數次,幅度由小到大。

  上提下吊法

  在門框上或樹枝上設置垂巾,緊套手腕,患肢盡量高抬,然後做下蹲動作。

  次數、強度應該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但在嚴重疼痛期應輕做、少做為宜。

  擦背法

  取立正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把一條長毛巾搭在肩上,患肢背於背後,雙手抓緊毛巾的兩端,健肢在胸前用力向前下方拉,然後患肢再拉回,反復拉動如擦背狀,次數不限。

  拉繩法

  把滑輪(可用硬圓筒代替)固定在高門上,繩子從滑輪上(或圓筒裡)穿過,雙手抓緊繩子兩端的拉手。

  逐漸加力,帶動患肢活動,每日拉動50~100次,並逐漸增加次數。

  摘星換斗

  右足在前,左足在後成丁字步,兩膝伸直,左手握拳,屈左肘,將左拳置於腰後,右手高舉過頭,掌背朝天,五指自然微屈,肘略屈,目視右掌心。然後右手置於腰後,左手高舉過頭,左右來回練習。

  幼鳥受食

  兩腳開立,距離與肩同寬,兩臂下垂。屈肘上提,兩掌與前臂相平,提至胸前與肩平,掌心向下;兩掌用力下按,至兩臂伸直為度。

  上提時肩部用力,下按時手掌用力,肩部盡量放松,動作宜慢,呼吸均勻自然。

  以上各勢,可以對肩部、頸部軟組織損傷、肩關節周圍炎等引起的功能障礙有輔助治療作用。

  熱水泡手能保健:溫暖全身緩解肩周炎

老人別讓肩膀“靜”下來,熱水泡手能保健

  核心提示:人的手掌血脈豐富,熱水泡手可以對人體經絡產生影響,達到緩解人體疾患的作用。血液經過分支血管會流經大腦、眼睛、雙肩等部位,達到緩解肩周炎、失眠以及提神、明目等多種功效。

  都知道泡腳對身體好。其實,老人多泡手也有保健的功效,操作起來,比泡腳更簡單。

  接一盆熱水,溫度在40℃左右,水量以全部浸沒雙手為宜。將雙手張開,浸泡在水中5分鐘。如果中間水不夠熱了,可再加熱水。泡手時還要一邊深呼吸,一邊揉搓手掌的各個部位。一般早晚各泡一次即可。

  人的手掌血脈豐富,熱水泡手可以對人體經絡產生影響,達到緩解人體疾患的作用。泡手可以使雙手血液升溫,溫暖的血液流回心髒,10分鐘左右,人體內的全部血液都會變暖。而且,血液經過分支血管會流經大腦、眼睛、雙肩等部位,達到緩解肩周炎、失眠以及提神、明目等多種功效。

  姜蔥泥熱敷“秒殺”肩周炎

  肩周炎多發於五十左右人群,是以肩關節疼痛和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臨床常見疾病,中醫根據病情可辨證分型為風寒濕痺型、血液瘀滯型、肝腎虧虛型。下面介紹幾個預防治療肩周炎的妙招。

  1、姜蔥泥

  用老生姜、蔥頭各250~400克,搗爛如泥,用文火(即小火)炒熱後加高度白酒再炒片刻。睡前趁熱(以能忍受為度)敷在疼痛處,再用毛巾或布條包緊。第二天早上取下,到晚上再炒熱繼續敷。一劑藥可用3~~4個晚上。

  2、搖扇子

  搖扇子是一種需要手指、腕和局部關節肌肉協調配合的上肢運動。在天熱的時候經常搖扇,正是對上肢關節肌肉的鍛煉,可以促進肌肉的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力量和各關節協調配合的靈活性。在夏天,老年人常因風扇、空調猛吹感受風寒引起肩周炎,而搖扇可以遠離風扇、空調,並使肩關節得到鍛煉。其他季節也可模仿搖扇動作進行鍛煉。

  3、拉毛巾

  拿一條長毛巾,兩只手各拽一頭,分別放在身後,一手在上一手在下,像搓澡一樣先上下拉動,再橫向拉動,反復進行,每次15分鐘。剛開始可能活動受到一些限制,應循序漸進,動作由小到大並由慢到快,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只要持之以恆,肩周炎的症狀就會得到控制和改善。

  4、肩髃

  將手臂平舉,肩部出現兩個凹陷,前方的凹陷即為此穴。肩髎:肩峰後下方,上臂外展,在肩髃穴後寸許的凹陷中。肩貞:位於腋後紋直上1寸處。臑俞:腋後紋直上,肩胛骨下緣凹陷中。天宗:肩胛骨崗下窩的中央。秉風:肩胛骨崗上窩中,天宗穴直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