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表現關節疼痛、關節僵硬、活動障礙等。其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有研究表現以下四個因素與骨關節炎發病關系密切。
一、軟骨的變性和崩潰
大多數人認為,骨關節炎最初的病理變化為軟骨基質內缺乏蛋白糖原和膠原,接著淺層的骨細胞數量減少,使關節軟骨松松地掛在關節腔內,受不起應力,容易發生折斷。在生化方面,老年人的軟骨水分減少,硫酸軟骨素6與硫酸軟骨素4的比例增高,各種促使軟骨裂解的酶也相應出現。這些酶來自軟骨本身,滑膜和關節液中的細胞成分,目前還不清楚。
二、骨內高壓所致
有研究者研究了骨內血液動力學變化,發現髋關節骨關節炎者股骨頭內動脈與靜脈的通路阻斷。也有研究者經靜脈造影發現靜脈回流不足,骨內窦狀隙擴張,並有動脈性充血,這種骨內高壓是引起疼痛的原因;另一方面,有研究者認為,由於骨內壓力分布的不均勻,使某些區域承受過多的應力,而某一些區域卻又應力不足,容易發生軟骨變性。
三、軟骨下骨質僵硬
軟骨下骨質僵硬使關節軟骨喪失了對應力的應變能力,尤其是不能承受橫向的應力,容易產生剪力,使軟骨產生水平狀劈裂。什麼原因引起軟骨下骨質僵硬,目前還不明了,可能與肌肉骨骼系統缺乏必需的動力,使骨與軟骨喪失了脈沖式刺激力量有關。
四、骨力學上的變化
力學上的變化是為了維持力學上平衡。髋關節必須承受3~4倍體重的力,這個力是體重與髋部外展肌群的垂直合力。任何因素使關節表面面積減少,結果都可以使單位面積負重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