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病是一組疾病的總稱,凡是侵犯關節、肌肉、骨骼以及周圍軟組織的疾病統稱為風濕病。關節炎只是某些風濕病的關節表現,單純關節痛不是關節炎,關節炎除關節痛外,還有關節腫脹、局部皮溫增高等。那麼風濕性關節炎與類風濕關節炎有什麼區別呢?前者是風濕熱的關節表現,常見游走性大關節疼痛,但不會出現關節破壞,多見於青少年。該病是上呼吸道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引起的免疫性疾病,長效青霉素和阿司匹林治療有效。而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以對稱性、慢性、進行性骨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關節破壞,導致關節畸形和殘疾,多見於中年女性,常需免疫抑制劑和生物制劑等治療。
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關節疾病,又稱增生性關節炎,是一種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多發病,主要侵害關節軟骨破壞和滑膜組織,導致關節疼痛、腫脹,關節絞鎖,活動受限,甚至關節變形和功能障礙,從而影響病人的活動能力,是老年人致殘的主要原因。在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在80%以上,隨著人口老齡化,至少有5000萬人患骨關節炎。因此老年骨關節炎的防治非常重要。
那麼,秋季如何防治關節炎呢?
注意關節保暖關節炎患者當中多會出現關節的疼痛、怕風、畏寒等症狀,要盡量避免接觸冷水,體格較弱的病人在天氣轉涼的時候,應及時根據天氣的情況增減衣物,早晚較涼時可以多加一件衣服,局部可以用護膝、護腕、長襪或手套等。
適宜的關節運動不參加過勞、劇烈運動,注意做好運動前的准備,適當對負重關節(如膝關節)增加預防性的保護措施等。而對於已經有關節疾病的人尤其是老年人來說,對關節的保護尤為重要,處理不當會造成關節廢用,甚至殘疾,像我們常見的“O”形和“X”形腿。因此,我們要做無負重的運動,如仰臥屈膝、平躺“蹬三輪”等,增加局部肌肉力量。發病時盡量休息,避免長時間步行、爬山、爬樓梯等運動,以維護關節功能。
合理飲食,起居有節首先要補充鈣和維生素D,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在600-1200毫克,宜多食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要補充鈣劑。每天約需維生素D400-800IU(IU是國際單位,1個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相當於0.025微克——編者注),同時增加多種維生素的攝入,以及礦物質如鎂、硒、鋅以及膠質的食品等。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多曬太陽,戶外活動時間以上午9時至11時,下午3時至5時為宜,四季實時調整。總之,老年人不適合早晨鍛煉,一是早晨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二是老年人多有心腦血管疾病,晨起鍛煉容易發生意外,尤其是秋冬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