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已經過去,冬天來臨,氣溫降低,骨關節炎患者發病也明顯增多了。原因是冬季的氣溫、氣壓及濕度的波動會引起人體體溫調節機制的紊亂,使周圍血管擴張不充分且時間也延長了,黏蛋白代謝和酶活動也都相繼出現紊亂。而我們人體中關節對溫度、濕度變化的反應最為敏感,關節部位容易在天氣變化中發病或者加重病情。冬季怎樣防治骨關節炎呢?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時刻關注著天氣的變化,要注意防寒、防潮。
據統計,我國約有1億人以上關節炎患者,50歲以上患骨關節炎的比例很高,這些骨關節炎患者冬季護理方面就應該更加用心。根據臨床經驗,患者應該在日常生活、飲食調護、體育鍛煉、疾病治療方面多加注意,就能好好的過冬。 冬季寒冷潮濕,中老年人骨和關節炎患者很容易發病或病情加重。這類人群更要注意保暖,比正常人早些穿上厚衣服,不要長時間在寒冷環境下工作或生活。外出或晨練時要戴手套保暖手部,當冬季天氣回暖時也不要驟減衣服。洗澡時也要注意保暖,不可出汗後吹風。平時洗手後還要及時把水擦干。患病關節可包裹上棉布避免患處接觸涼風。 患有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患者,在冬季既要避免膝關節過度疲勞,又要進行適當地功能鍛煉,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縮。這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還能防止病情進展。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能力,又能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煉。其次,仰臥起坐、俯臥撐、橋形拱身以及仰臥床上把兩腿抬起放下的反復練習、模仿蹬自行車,都很適合。登山、爬樓梯等運動關節過分活動或持重物可造成關節勞累再損傷,不適合關節疾病患者。 在飲食方面,應均衡飲食,注意補鈣、維生素,控制蛋白質、膽固醇的攝入。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雞蛋、魚蝦、海帶、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治骨質疏松,又能促進軟骨生長及關節潤滑液的分泌,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症狀。 在治療方面,一旦出現關節疼痛,就得積極治療。理療、熱敷、按摩等簡易的療法,就可控制症狀。骨關節炎記性發作期劇烈疼痛應限制活動,采取局部熱敷、理療、按摩等方法治療。如果還不能減輕症狀,疼痛不止,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吡羅昔康、雙氯芬酸、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同時外用一些直通的噴劑和膏藥也是可行的。如果通過藥物治療後仍沒有好轉還影響走路幾日常生活的話,就需要到醫院進行系統化的專業治療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骨關節病的發展,保護及恢復關節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