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肥胖的人群易得膝關節炎 怎樣才能預防

肥胖的人群易得膝關節炎 怎樣才能預防

   膝關節炎的易感人群介紹     膝骨性關節炎的常見人群可以形象地概括為——“胖老太太”,即肥胖者、老年人和女性。     肥胖是膝骨性關節炎的誘發因素,因為一個已經磨損的膝關節再加上重量負荷,當然就更容易發生破壞。有研究證實,身體過重和下肢骨性關節炎的程度成正比。在居民中的調查也發現,肥胖人的骨性關節炎發病率明顯增加。     正常膝關節的負重力線應該是通過膝關節的中心軸,將壓力傳導到下肢的胫骨平台。肥胖的人,較大的體重增加了膝關節的負荷,就好像扛著一口袋米在走路,膝關節單位面積內的骨小梁壓力增高,天長日久,就可以發生軟骨磨損、骨質增生以及軟骨下骨的硬化現象。所以,為了保護膝關節,也要瘦身減肥。     膝關節就是人體上的“軸承”,關節處的骨骼並不直接接觸,而是隔著兩層白色的、光滑而富有彈性的關節保護墊,醫學上叫做“關節軟骨”,它的作用就是保護關節,緩沖壓力。年輕力壯的時候,渾身關節潤滑自如,富有彈性,可以承受較強的沖擊和劇烈的運動。但是,關節也有壽命,關節壽命的決定因素就是關節軟骨。     25歲時骨關節的靈活性達到高峰,接下來骨關節開始退化,一年不如一年,軟骨逐漸變性老化,越來越不結實了。這種生理現象叫做骨關節退行性改變,漸漸地軟骨彈性降低了,關節潤滑減少了,骨質增生增多了。     人到老年,關節經過幾十年磨損,關節軟骨變黃,表面粗糙了,導致彈性降低,抗壓性減弱,甚至出現大小不一的破洞,以至於膝關節一活動,關節處的骨骼直接發生摩擦,局部骨質增生,引發膝關節疼痛、腫脹、變性等多種症狀。     絕經以後的婦女,雌激素水平下降,破骨細胞過於活躍,骨礦含量減少,這是絕經後發生骨質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中老年人骨量減少,是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生理機能衰退的一個特征。40歲以後,人體每年以0.25%—1%的速度丟失骨質。     男性的丟失速度直到老年幾乎不變,而女性從將要絕經開始,骨丟失速度加快,約為2%—3%,甚至達到5%,這種丟失率可以持續5—10年,尤其在絕經後3年內骨量丟失速度最快。女性一生中大約丟失35%的密質骨和50%的松質骨。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易患膝骨性關節炎的人群。老年人和女性是我們無法阻擋和預防的因素,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肥胖入手,避免老年肥胖,做一個健碩的老太太。     膝關節炎是關節炎的一種,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關節疾病之一。膝關節炎帶來的疼痛時常困擾著膝關節炎患者,給患者朋友們帶來很大的困擾。治療膝關節炎,可通過常規的手術方法,也可選用中醫推拿等治療方式。   肥胖的人群易得膝關節炎 怎樣才能預防     減輕膝關節炎要做好什麼     沒事多抱膝坐對抗膝關節炎     抱膝而坐,自然抻拉脊背,使脊椎關節以及肌肉韌帶等得到放松。在晚上臨睡前或早晨起床時,保持抱膝而坐的姿勢2~3分鐘,可使有慢性腰背痛的人症狀緩解。鍛煉者亦可仰臥於床上,盡量屈膝屈髋,用雙手指交叉抱住雙膝於胸前,使腰椎呈屈曲狀。家人用一手掌托住鍛煉者雙足底部,另一手掌托住鍛煉者頸背部,在雙手用力的同時,囑鍛煉者配合用力,前後滾動10~30次,然後用力屈伸下肢3~5次。每日這樣鍛煉2~3次。     鍛煉者也可自行練習這樣的“滾動操”,練功次數應從少到多,從輕到重,逐漸加大運動量,切勿急於求成。在練習的早期可出現腰部脹痛感,一般2~3天即可消失。值得注意的是,腰椎過分後凸或平直的人最好不要這樣鍛煉。     倒走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過程中可以有效矯正腰(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勢,減小骨盆前傾和腰椎前凸的同時,還能鍛煉自身肌肉,使慢性腰痛得到有效緩解和治療,很多人就此擺脫了腰痛的困擾。大夫們一般也常常向患者推薦,由於堅持倒走而擺脫腰痛的例子,不勝枚舉。     穿負跟鞋走簡單鍛煉身體     穿負跟鞋如果感覺好點的話,可以穿一種前高後低的鞋——負跟鞋。它和倒走的原理相同,畢竟倒走存在很多安全隱患,穿上前高後低的負跟鞋,正常向前行走也具有倒走的作用,這樣使日常散步也具有倒走鍛煉的康復作用。相對於以往短時間的倒走鍛煉,效果當然是大大增加,而且更加鞏固,最重要的是非常安全,完全解除了倒走的安全隱患。全面解決了倒走健身鍛煉的不足,是最新的慢性腰痛康復治療方法。它不是偏方,而是人體力學研究的科學結論,發表多篇學術論文,並獲得三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而且還通過了國際專利的審查。     負跟鞋不但對慢性腰痛有利,而且是有益無害的健康鞋,穿著舒適,在國外被稱為地球鞋,形容有在沙灘上赤足行走的感覺,得到了廣泛的推廣。     以上給大家介紹的可減輕膝關節炎的日常方法,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輕松做到減輕病痛。膝關節炎與日常生活中的關節勞損有很大關系,多做一些廣播操或者一些肢體運動,可起到消除疲勞預防關節炎的作用。    
    No
  1.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