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按摩拍打防膝骨性關節炎

按摩拍打防膝骨性關節炎

  由於我們平時不注意保暖,到了一定的時間,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疼痛,其中關節炎就是常見的一種。關節炎包括很多種,膝骨性關節炎是其中之一。那麼我們該如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呢,中醫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方法有哪些呢?

  我們的膝關節承受著很大的負擔,吸收的營養又差,功能卻多,退變又快,因此我們平時一定要多加鍛煉和保護。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己按摩拍打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怎麼操作吧。

  經常進行適量的股四頭肌的收縮、放松練習和踝關節的跖屈和背伸活動。

  方法如下:伸直雙下肢,雙踝自然放松,然後做背伸動作,達到最大限度。然後從最大背伸狀態開始做跖屈,跖屈也要達到最大限度。反復進行。

  直抬腿鍛煉平臥

  在床上或者坐在凳子上,一腿自然伸直,在膝關節伸直狀態下,抬起下肢,保持3~10分鐘。休息5分鐘後再次重復。每天完成10~20次即可。

  鍛煉以後要按摩及拍打

  雙手搓熱,手掌放在膝關節兩側輕而慢按摩,使皮膚發熱,然後用雙手拇指按摩髌骨上緣四頭肌腱兩側,再用雙側食指及中指按摩雙側膝眼。按摩的重點是膝關節內側,用拇指按摩膝關節內側間隙及鵝足部位。

按摩拍打防膝骨性關節炎

  拍打練習可保證經絡暢通

  我們疲勞或者麼次練功之後,可以及時的進行拍打的哦。

  方法為:雙手自然張開,雙手放在膝關節兩側,雙腕關節放松,十指及掌心用力拍打關節,將力量透入到關節內部。力度要使皮膚感覺到輕度疼痛,關節感覺到震蕩才行。頻率及次數因人而異。

  膝骨性關節炎的治療中醫法

  膝骨性關節炎又稱增生性膝關節炎、老年性膝關節炎等,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退行性骨關節病。主要在中老年人骨骼、肌肉系統在衰老、退變的過程中形成,臨床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僵硬、腫大伴有活動受限,嚴重者導致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疾。目前尚無有效阻止該病發展的藥物和治療方法,中醫治療本病則有其獨特優勢。

  中藥內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疾病的重要原則,不少學者對本病采用辨證分型治療。

  中藥湯劑為主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按照中醫理論進行辨證論治,將本病分為肝腎虧損、氣陰兩虛、痰濕和寒凝瘀阻4型,並分別施以加味二仙湯、柔陰通痺湯、祛痰通痺湯、加味補陽還五湯治療。

  氣滯血瘀型選用身痛逐瘀湯加減;寒濕痺阻型以當歸四逆湯加獨活寄生湯加減;肝腎虧虛型用六味地黃湯加減。

  氣血凝滯型,方用化瘀通痺湯;肝腎不足型,方用增生湯;寒濕痺阻型,方用通痺湯加制川烏、制草烏、桂枝、薏苡仁、木瓜。

  除辨證論治外,許多人采用專方治療骨關節炎。

  活血化瘀、燥濕化痰是本病有效治法之一,以歸芎化瘀湯為基本方治療本病60例,有效率95%。本病發病以虛為主,治療以補肝腎治本為主,以培元固本、生津榮骨立法,用扶元榮骨湯治療64例,總有效率92.18%,復發率18.75%,且遠期療效較好。圍繞腎、肝、脾三髒立法組方,以滋補腎陽為基礎,溫煦肢節、氣化水濕。運用自擬壯筋活血湯治療本病,並與壯骨關節丸治療作對照,研究結果表明壯筋活血湯效療明顯。

  中藥外治法

  中藥外用可借助其藥力將舒筋通絡,祛風散寒之藥直接作用於患膝局部,滲透肌膚,直達病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從而降低骨內壓,促進炎症吸收,緩解或消除症狀。

  中藥外治主要有熏洗法、中藥熏蒸法、中藥貼敷法、熱敷法。配合中藥熏洗治療膝骨關節炎,療效理想,無副作用。外敷藥劑(土鱉蟲、乳香、沒藥、紅花、當歸、牛膝、羌活研末,加醋或涼茶水調成糊),外敷患處,用紗布固定。熏洗方結合穴位敷貼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針灸治療

  針灸亦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重要中醫療法,除傳統的針刺和艾灸外,有電針、溫針灸、火針、小針刀等在臨床上也有廣泛的應用。

  針刺

  針刺犢鼻、內膝眼、梁丘、血海、足三裡為主穴治療本病,據舌脈及兼證分型配穴,熱痺加曲池;寒痺加關元。

  灸法

  《靈樞·官能》雲:“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采用針刺不佳的病症可用灸法治療。艾灸集熱療、光療、藥物刺激於一體,作用於特定穴,能溫經通絡,迅速改善局部血循環,從而達到蠲痺止痛效果。采用傳統灸法,用艾條懸灸患者腰陽關穴及患膝犢鼻穴。采用瘢痕灸,以麥粒大實心艾柱置於足三裡、懸鐘穴上,自然熄滅後取下艾灰,穴位上覆膠布密封。

  溫針灸

  溫針灸法是借艾灸火的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達到治病、防病的一種方法,具有溫通經絡、行氣活血、祛濕逐寒及防病保健等作用。對不適合服藥控制關節疼痛的患者,溫針灸為一種既受歡迎又有良好效果的治療手段。

  火針

  火針具有匯聚針、溫熱於一體的雙重作用,是針與灸的有機結合,具熱能且滅菌徹底,可溫陽振陽,消除寒、濕、瘀等陰邪,刺激量大,作用時間長,促進代謝產物及炎症物質吸收,可消炎鎮痛。

  取內外膝眼、梁丘,配以足三裡、陰陵泉、陽陵泉、膝陽關,主穴每次必用,配穴選用,采用火針疾刺法。

  電針

  電針療法能消炎鎮痛,促進血循及滲出物吸收,也可有效恢復股四頭肌的功能,減輕膝關節疼痛和僵硬症狀,促進炎症吸收,有利於組織代謝和修復。取王氏犢鼻穴、鶴頂穴接電針,同時針刺配穴陰陵泉、陽陵泉等,並配合中藥口服治療。

  小針刀

  小針刀治療能解除膝關節周圍形成的輕度組織粘連,緩解痙攣,消除軟骨邊緣的骨質增生,緩解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

  祖國醫學沒有骨關節炎這個病名,但在中醫經典著作及歷代文獻中早有相似於本病的描述。該病屬於中醫“痺證”范疇。與“痺症”中“鶴膝風”、“骨痺”、“筋痺”相類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與肝、脾、腎虧虛,風、寒、濕及瘀血客於局部有關,最終都導致局部血瘀氣滯,經絡痺阻不通而發病。

  《張氏醫通》雲:“膝為筋之府,膝痛無有不因肝腎虛者,虛則風寒濕氣襲之。”本病以正虛為本,邪實為標。肝腎虧虛是病變的根本,風寒濕痰瘀痺阻經絡為標。肝藏血,主筋;腎藏精,主骨;老年肝腎不足或勞損、外傷損傷氣血,復受風寒濕(熱)邪,邪滯膝部,氣滯血瘀,經絡閉阻,筋骨失榮為本病的基本病機。

  現代醫學認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關節退行性病變,以關節軟骨的退變為其特征,可致軟骨破壞、滑膜增生、關節間隙變窄、骨贅形成、游離體出現等。目前,現代醫學尚無改變病情、阻止病情進展的有效藥物。

  運用中醫方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已有多年歷史,中醫中藥對其防治康復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獨特的見解。

  通過對近幾年來中醫的治療方法分析,沒有任何藥物或外科手術能確切改變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病進程,本病治療主要在於解除疼痛症狀,改善關節功能,保護關節結構。結合中醫的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綜合運用中藥、針灸、推拿等多種手段,從膝關節局部用藥和全身整體出發,內外兼治,動靜結合,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綜合治療,不失為治療該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有關如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知識,看完之後大家是不是應該知道了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方法了啊。中醫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方法有很多,小編覺得平時按摩拍打就非常的不錯。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