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易導致關節炎加重
骨性關節炎的發病離不開關節的磨損,而導致這一切發生的也有諸多原因。的肥胖是膝骨性關節炎的誘發因素,因為一個已經磨損的膝關節再加上重量負荷,當然就更容易發生破壞。有研究證實,身體過重和下肢骨性關節炎的程度成正比。在居民中的調查也發現,肥胖人的骨性關節炎發病率明顯增加。
身體的重量直接決定了有多少力被施加於膝關節之上。正常膝關節的負重力線應該是通過膝關節的中心軸,將壓力傳導到下肢的胫骨平台。肥胖的人,較大的體重增加了膝關節的負荷,就好像扛著一口袋米在走路,膝關節單位面積內的骨小梁壓力增高,天長日久,就可以發生軟骨磨損、骨質增生以及軟骨下骨的硬化現象。所以,為了保護膝關節,也要瘦身減肥。膝關節就是人體上的“軸承”,關節處的骨骼並不直接接觸,而是隔著兩層白色的、光滑而富有彈性的關節保護墊,醫學上叫做“關節軟骨”,它的作用就是保護關節,緩沖壓力。年輕力壯的時候,渾身關節潤滑自如,富有彈性,可以承受較強的沖擊和劇烈的運動。但是,關節也有壽命,關節壽命的決定因素就是關節軟骨。
骨骼本身的變化對關節就有很大的影響,而這種變化是隨著年齡不斷加劇的。25歲時骨關節的靈活性達到高峰,接下來骨關節開始退化,一年不如一年,軟骨逐漸變性老化,越來越不結實了。這種生理現象叫做骨關節退行性改變,漸漸地軟骨彈性降低了,關節潤滑減少了,骨質增生增多了。人到老年,關節經過幾十年磨損,關節軟骨變黃,表面粗糙了,導致彈性降低,抗壓性減弱,甚至出現大小不一的破洞,以至於膝關節一活動,關節處的骨骼直接發生摩擦,局部骨質增生,引發膝關節疼痛、腫脹、變性等多種症狀。中老年人骨量減少,是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生理機能衰退的一個特征。40歲以後,人體每年以0.25%~1%的速度丟失骨質,男性的丟失速度直到老年幾乎不變,而女性從將要絕經開始,骨丟失速度加快,約為2%~3%,甚至達到5%,這種丟失率可以持續5~10年,尤其在絕經後3年內骨量丟失速度最快。女性一生中大約丟失35%的密質骨和50%的松質骨。
膝關節炎的用藥誤區
使用抗生素
很多老年朋友一聽說是關節“炎”,就急忙准備好抗生素,其實這種做法未必適用。醫學裡所說的炎症包括感染所造成的炎症和無菌性炎症兩種。感染性關節炎除關節疼痛、腫脹之外,往往合並有全身發熱等症狀,血常規等血液指標也會有所變化。而大部分中老年人的關節炎屬於退變性或稱為老年性骨關節炎,只需要服用消炎鎮痛藥和營養軟骨藥就能緩解症狀,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沒有效果,長期用藥還會引起細菌耐藥、真菌感染等。
濫用鎮痛藥
關節炎很容易造成身體的痛苦,而主要表現就是身體的疼痛,但鎮痛藥卻不能隨便用。藥物在體內都有一定的半衰期,當鎮痛藥達到一定劑量水平時,增加用藥劑量並不增強鎮痛效果,反而會因為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使藥物在體內蓄積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如頭痛、頭暈、視力障礙等,因此,不要盲目多次服用,而應征詢醫生意見,換藥或者適當合用其他藥物。
中藥通治關節炎
中醫學博大精深,但治療也是有原則的,絕非江湖術士所說的“包治百病”。中醫學將外邪侵襲經絡,氣血閉阻不暢,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狀,稱之為痺證,也就是西醫學所稱的關節炎。中醫采用辨證施治,通過通經絡、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療,可有效緩解症狀。但少數治風濕病的中藥長期服用可能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傷,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骨性關節炎是老年朋友常見的健康困擾之一,但只有做好日常的保養,避免長時間運動帶來的刺激,就不會發展得太快。如果還能配合適當的方法進行保健,那就用很大的把握控制住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