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您該了解的骨關節炎新知識

您該了解的骨關節炎新知識

  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其主要改變是關節軟骨退行性病及繼發性骨質增生。根據發病因素分為原發性骨關節病和繼發性骨關節病。在我國,以繼發性骨關節病較多見,原發性骨關節炎較少見。凡正常的關節無明顯原因而逐漸發生退行性變,稱為原發性骨關節病;若因某種已知原因導致軟骨破壞或關節結構改變,日後因關節面磨擦或壓力不平衡等因素而造成退行性變者稱為繼發性骨關節病。

  隨著對骨關節炎研究的不斷深入,與先前的理念有所不同,骨關節炎不再單純只是一種退行性病變,而是一種系統性、代謝性炎症性疾病,骨關節炎也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骨關節炎的在中國內蒙古武川地區的女性患病率總體為14%,其中年齡大於70歲人群患病率為31%,60至69歲人群的患病率為29%,且女性患病率顯著高於男性,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病使整體死亡風險增加了1.9倍。

您該了解的骨關節炎新知識

  目前認為骨關節炎的發病與肥胖、體重增加、維生素D缺乏、炎症細胞因子、外傷及受力不均有關。近年來的國內研究顯示脂肪細胞因子(瘦素、脂聯素、抵抗素)、炎性細胞因子IL-29和趨化因子SDF-1及軟骨細胞內表觀遺傳學改變均參與了骨關節發病過程。

  輔助診斷的影像學技術包括X線和MRI,X線上多表現為關節間隙的狹窄和骨贅形成,MRI上的表現多為軟骨缺損、骨髓病變及關節積液,依據影像學不同,骨關節炎可以分為4期,即早期的無結構改變期,僅表現為生物化學或骨標志物表達水平的改變,無放射學改變;早中期,即關節結構改變期,MRI可以發現的改變,多為軟骨損傷和骨髓損害,多有可逆性;中晚期,即關節衰竭期,X線可以發現的關節間隙狹窄和骨贅形成;晚期,即關節死亡期,需進行關節置換手術。除X線、MRI以外,超聲檢查目前也可用於骨關節炎的診斷、病情評估和治療監測。中國人群膝骨關節炎超聲下表現骨贅最為常見,其中股骨骨贅發生率最高,部分患者可以發現關節積液、滑膜增生甚至滑膜炎,後者多提示患者病情較重,預後不佳。

  有關骨關節炎的治療仍是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了解已經達成的專家共識對大家非常有幫助:1、加強患者自我教育;2、鍛煉減肥,鍛煉時間以每次20~30分鐘,每周大於3次,減肥應每天4-5次,且應根據病情制定個體化的運動處方;3、非甾體抗炎藥、阿片類止痛藥及關節腔內注射皮質激素可用於緩解骨關節炎的疼痛症狀;4、補充維生素D可以改善骨關節炎的症狀和預後。但對於是否應該使用改善病情的抗骨關節炎藥物(DMOADs,包括氨基葡萄糖、硫酸軟骨素、雙醋瑞因、透明質酸、雙磷酸鹽)仍存爭議,有人認為此類藥物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症狀,可以使用,而有人認為這些藥物只是對症治療,缺啥補啥,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缺乏確鑿的循證醫學證據,所以不推薦使用。面對這些患者急需解答的問題,醫生也顯得非常糾結,相信如果要徹底回答這一問題,且讓公眾滿意,可能需要更為深入的研究,搞清楚骨關節炎發病的機理,同時可能需要更多的研究進行證實。但可以堅信,治療的手段一定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其中間充質干細胞局部注射治療膝骨關節炎已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