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性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種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關節病,又稱為膝關節增生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及骨性關節病等。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自然老化,尤其是關節處軟骨的老化(軟骨像關節間的彈簧墊一樣,能緩解關節間的壓力,減少關節間的摩擦),其彈性和潤滑作用也跟著下降,對關節間壓力的調節能力變弱,所以中老年人會覺得腿腳不靈活。
膝骨性關節炎的表現有哪些?
1、發病緩慢,多見於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勞累史。
2、膝關節活動時疼痛加重。
其特點是初起疼痛為陣發性,後為持續性,勞累及夜間更甚,上下樓梯疼痛明顯。
3、膝關節活動受限,甚則跛行。極少數患者可出現交鎖現象或膝關節積液。
4、關節活動時可有彈響、磨擦音,部分患者關節腫脹,日久可見關節畸形。
5、膝關節痛是本病患者就醫常見的主訴。
6、其早期症狀為上下樓梯時的疼痛。
尤其是下樓時為甚,呈單側或雙側交替出現,是出現關節腫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能是關節腔積液。出現滑膜肥厚的很少見。嚴重者出現膝內翻畸形。
老年人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如何保養?
1、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
一旦身體超重,就要積極減肥,控制體重。
2、居住的環境要避免陰冷、潮濕
室內應保持干燥、溫暖,床不要擺放在通風口處。
3、注意保暖是防治該病的關鍵
雙腳和膝關節以下遠離心髒,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這些部位表面的脂肪層薄,保暖能力差,對寒冷非常敏感。因此,耐寒能力差的老年人,在冬季應特別注意腳部、腿部和膝部的保暖。平時可以穿上棉制的護膝或護腿。
4、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適當的運動可以增加軟骨彈性,促進關節軟骨吸收營養,延緩骨關節炎的進展。但同時也要勞逸結合,避免活動過多、過量而損害關節。爬樓梯不適合膝關節有毛病的患者,因為爬樓梯時身體主要負重的是下肢,膝關節在這個時候受力很大,而且在攀爬過程中,腿部要不停地抬起放下,這種情況下,膝關節受力是站立時的3-4倍,磨損更大。
爬樓梯時,最好一步一個台階,並且借助扶手,減小對膝部的損傷。有膝關節病的患者最好不要打太極拳,因為打太極拳時,身體在整個過程都處於半蹲姿勢,再加上一些扭轉動作,使膝關節負重過大,增加膝關節處的關節摩擦和擠壓,會加速軟骨的蛻變。
老年人可選擇散步、慢跑、騎車、水中行走等,活動量以身體舒服為度,貴在持之以恆。
散步,如果膝關節平時沒有不適,可以到公園緩步慢行,腿要輕抬輕放。每天堅持散步20~30分鐘,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膝關節功能。
慢跑,這種方式的強度較散步要大,鍛煉時注意,小步跑,輕跑,切勿動作幅度過大、用力過猛。如果在運動過程中出現關節不適,應立即停止,休息一段時間再嘗試。
騎車,騎車能鍛煉腿部肌肉,鍛煉關節的耐力,有助於減輕關節症狀,而且由於腳踏板的槓桿原理,騎車不僅能鍛煉膝關節,還不會對膝關節造成負擔。
水中行走,練習水中行走,可以鍛煉腿部肌肉,減輕下肢負重,減少對膝關節的負擔。
5、在飲食方面
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筋等,這些既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松,又能生長軟骨及關節的潤滑液,還能補充雌激素,使骨骼、關節更好地進行鈣質的代謝,減輕關節炎的症狀。
6、堅持每天晚上泡腳
臨睡前可用熱水泡腳10~15分鐘(水要沒過腳踝),將腳擦干後再在兩只腳的腳掌心部位各摩擦60次。長期堅持腳浴對預防膝關節骨關節炎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