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損壞、骨強度下降,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一些中老年人在體檢時,發現自己的血鈣水平明顯增高,便認為自己體內不缺鈣而無需補鈣了,時間一長卻出現了骨質疏松的症狀,這讓人很費解,到底是怎麼回事?
病因:鈣質都跑血液裡了
54歲的林女士在體檢時被診斷為骨質疏松,說是骨頭缺鈣。為了給林女士治病,全家總動員,兒子還特地上網下載了“補鈣方案”。可是,這一年來,林女士每天吃鈣片、牛乳,腰酸背痛的毛病一點都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年初,醫生給林女士做了全面檢查,結果發現她的甲狀旁腺激素和血鈣都高出正常范圍,遂診斷為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引起的繼發性骨質疏松。
林女士很疑惑,血鈣高怎麼還會缺鈣呢?醫師解釋說,很多人都知道頸部有一對甲狀腺,甲狀旁腺就位於甲狀腺的旁邊,有上下兩對,如綠豆大小,一般摸不到。別看甲狀旁腺個頭很小,它所分泌的甲狀旁腺激素在人體鈣的分配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過多時,骨骼裡的鈣會“跑”到血液裡,同時,甲狀旁腺激素還可以加強小腸對鈣的吸收,最終進入血液,最終結果是,骨頭裡的鈣少了,血液裡的鈣多了,繼而發生骨質疏松,身體酸痛。
在醫生的建議下,林女士進一步做了甲狀旁腺的核素掃描,確診為甲狀旁腺腺瘤。正是這個瘤子導致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分泌了過多的甲狀旁腺激素。所以,要治療林女士的骨質疏松,首先要做外科手術解決瘤子的問題,不然補再多的鈣也補不到骨頭裡,只會跑到血液裡。
提示:血鈣高≠不缺鈣
正常情況下,體內的鈣大部分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儲存於骨骼中,血液中的鈣還不到全身總量的1%。一旦血鈣低於生理水平,神經肌肉興奮性會立即升高,引起肌肉自發性收縮,醫學上稱之為抽搦(俗稱抽搐),還會引起低血鈣、高血磷現象,導致骨軟化。
為防止這種現象出現,體內有一套完善的調節機制,以保證血鈣維持在正常的生理水平。具體來說,就是當食物中的鈣含量補充不足或缺少維生素D,使鈣吸收不良、血鈣開始下降時,體內的甲狀旁腺便立即分泌和釋放甲狀旁腺激素,迅速動員骨骼中的鈣進入血液,使血鈣升高,以避免發生抽搐。
可見,如果體內不缺鈣,血鈣水平不降低,也就不必動員骨骼的鈣流入血液,血鈣水平也就不會高於正常范圍。除非極度缺鈣,否則血鈣濃度是不會明顯下降的。因此,身體是否缺鈣不能以血鈣高低來判斷。
老年人如發現血鈣過高應引起重視,並應每年測量一次骨密度,以便采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以延緩骨質疏松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