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為腳底足弓之最主要支撐,其主要功能為吸收在正常步態周期中著地期所產生之反作用力。因此,從生物力學之觀點,任何可能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之因素,皆可能導致筋膜對附著端之骨骼及其相連之組織產生牽拉及傷害。例如:扁平足、空凹足、足跟肌腱過短等等,皆可能改變正常步態的生物力學而導致增加足底筋膜之張力,也就產生腳底刺痛。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原因是:長時間的逛商場、沒有熱身的登山健身、長期徒步旅行,就很容易引起足底的慢性損傷,從而導致足底筋膜炎。尤其是在長時間的走路過程中,還穿了雙鞋跟很硬的鞋。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之症狀為足跟底部疼痛與不適。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時的第一步最為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負重,會處在較為縮短的狀態。因而當早晨下床踩地時,會對足底筋膜產生較大較快的牽拉,進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時間後,足底筋膜會變得較松,因而症狀會緩解。
但若過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牽拉的次數漸增,症狀又會再現。最常見症狀是腳跟的疼痛與不適,壓痛點常在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晨起時疼痛感覺明顯,行走過度時疼痛感加劇,嚴重患者甚至站立休息時也有疼痛感。
在足底近足跟處,通常可以按壓到明顯痛點。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理學檢查可發現,病患最疼痛處在跟骨的前內側,被動地往上牽拉病人腳趾,或請病人用腳尖站立,會引發足跟疼痛。足部的X光片有時可以見到跟骨處產生骨刺,但骨刺的程度與足底筋膜炎無絕對關系,故其診斷是以臨床症狀為主,並可輔以超音波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