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女病人,42歲,因左前臂至手部燒灼性疼痛近半年了,十分痛苦。她傷心地詢問醫生:“聽說頸椎病是骨質增生引起的,而骨質增生是治不好的,請問醫生,我的頸椎病能治好嗎?”
醫生為她進行詳細檢查診斷後,告訴她,她的頸椎病是完全可以醫治好的,她的頸椎病症狀雖然較重,骨質增生很輕。這次病是由於頸椎失穩發生椎關節錯位而發病的,所以只需應用治脊療法就可以治好。
頸椎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一般認為頸椎病是頸椎的椎間盤退變導致椎間盤膨出和椎體、關節部骨質增生,直接或間接壓迫或刺激頸神經根、椎動靜脈、脊髓或交感神經而發病的。但是專家們已注意到,不少病人在頸椎病發作前,頸部未出現過不適,一旦發病,作頸椎X線照片或CT、MRI檢查,發現已有明顯的骨質增生。還有不少病人,頸椎病症狀消除後,復查頸椎X線照片、CT或MRI,原有的骨質增生依然如故。
為此,我們進行了“解剖生理學研究”和“100例正常人與100例頸椎病人作X線頸椎照片對比分析研究”。每人拍攝正、側位,張口位,左右斜位共5張片。研究結果表明,100例正常人頸椎有骨質增生共29例(分5個年齡組,每組20例)。50歲以上組中16例有骨質增生,40~49歲組有5例,30~39歲組有4例,20~29歲組有2例,19歲以下組亦有2例),說明無頸椎病的正常人,包括青少年都會有頸椎骨質增生而毫無症狀出現。而100例頸椎病人中有31例卻無骨質增生,證明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變的脊柱疾病,其起因多由頸部的急性外傷或慢性勞損使椎周軟組織(包括韌帶、筋膜、關節囊和肌肉)失去應有的穩定性,在一定誘因作用下(如輕微閃挫、落枕、過度疲勞、感受風寒、姿勢不良……)而發生椎關節錯位,如前後滑脫式、左右旋轉式、側彎側擺式、傾位仰位式和混合式錯位,使頸椎的神經、血管通道(椎管、椎間孔、橫突孔)發生變形變窄,達到失代償的程度時,令這些神經、血管受到骨性壓迫或刺激,就會發病。如果失穩輕,關節錯位輕微,只會感到容易疲勞,頸部稍感僵累,如此時注意頸椎病的預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發病的。
這位女病人經拍攝頸椎X線照片,第5、6頸椎間盤輕度變性,5、6椎體前後緣均有輕度骨質增生。側位片主要顯示頸軸變直和4、5椎間雙突征,正位片示4、5鉤椎關節左右不等寬,第5頸椎側擺錯位。其起病誘因是工作過度疲勞,枕頭不合身材高度,使她反復“落枕”而發展成頸椎病。治脊療法設定方案:①主治法,用正骨推拿法
點是牽引下搖正法和側搬按法)糾正4、5和5、6椎間關節旋轉和側擺錯位。②輔治法,用電腦中頻在下頸段棘突旁肌硬結處電療20分鐘。③預防復發,改用小號保健枕,並針對她工作是電腦操作為主,編定頸保健功法讓她每晨起床前練功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