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部承重時疼痛,稱跟痛症。足跟疼痛不是單獨一個疾病,它是指足跟部疾病所引起的一種症狀,由跟骨本身及其周圍軟組織疾病所產生。本症好發於中老年人,婦女尤為多見,據醫學統計,50歲以上老年人患足跟痛疾病占25%,特別是形盛體衰者更易發生本病。據臨床病因分析,約50%以上患者發病前均有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病史,或足跟長期負重史。
[發病原因]
中老年人跟痛症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密切關系。
1、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發病由急性損傷引起者多由行走時足跟部突然踩著硬物,或下樓時用力過猛,足跟著地,致跟部組織損傷;慢性勞損者常因長途跋涉,跟下軟組織遭到反復擠壓性損傷,部分患者跟健膜長期、持續性受到牽拉,可在其跟骨結節附著處發生慢性勞損。
2、跟骨骨刺與跟骨結節滑囊炎。足跟部軟組織慢性勞損日久,可在跟骨結節部的前緣產生骨質增生,即骨刺形成。單純跟骨骨刺有時並無臨床症狀,當承重走路時,跟骨結節滑囊及足跟部脂肪墊因骨刺的反復擠壓與刺激,而發生滑囊炎及脂肪墊變性,由此引起疼痛。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系機體肝腎不足,筋骨瘦弱。“夫勞傷之人,腎氣虛損,而腎主腰腳”,“肝主筋,腎主骨”。老年以後,肝腎不足,腎虧骨空,血不養筋,加之過度勞累,骨骼、筋脈失養,日久形成本病。
[臨床表現]
1、急性損傷。由急性損傷引起者,一般發病急,主要表現為足跟著力部位劇烈疼痛,不敢行走,尤其畏行凹凸不平的道路,檢查時發現患部腫脹明顯,壓痛明顯。
2、慢性勞損。因慢性勞損引起者,起病較緩慢,部分病人有數月或數年的病史。疼痛的發生一般在久臥久坐時突然起立行走時加重,嚴重者病人不敢用足跟部承重,稍加活動或行走片刻後疼痛減輕,但行走過久疼痛復又加重。局部檢查腫脹不明顯,但在跟骨跖面的跟骨結節處壓痛明顯,如骨刺較大時可觸及骨性隆起。多數病人常見一側足部發病,少數患者可出現兩側足跟疼痛。
3.X線攝片檢查。X線攝片可幫助診斷,攝片可見跟骨結節前緣明顯骨質增生,呈尖狀凸出。但部分病人足跟痛X線攝片未見明顯骨刺,部分病人有骨刺而無明顯症狀。
[預防措施]
1、增強體質,延緩衰老。老年人應進行適宜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以便增強體質,延緩骨骼退變,減少骨刺的發生,避免跟痛症。
2、穿用軟底鞋。老年人宜穿用軟底鞋,使之上下樓梯及行走保證平穩,避免足跟急性損傷的發生。或穿後跟不高的鞋子、抬高足跟可使承重力線前移,減輕足跟受壓引起的慢性勞損產生跟痛症。
3、避免久立負重。老年患者不宜長途跋涉及做劇烈的運動,不宜久站負重,使跖腱膜長期受牽拉,脂肪墊受壓,由此導致跟痛症發生。
[治療方法]
1、注意休息。跟骨骨刺及滑囊炎所致者,應減少站立及行走,少承重,一般臥床休息後,可減少局部的擠壓刺激,症狀會隨之緩解。
2、理筋按摩,可在痛點及其周圍作按摩推揉,以松解肌肉痙攣,調理氣血流行,減輕患部疼痛。
3、針灸治療。針刺昆侖、太溪、足三裡、三陰交、湧泉等穴,取補法,隔日一次;藥艾外灸(或隔姜灸),取阿是穴,藥艾距穴位的間距以患者能耐受為度,灸至患處皮色發紅,每次灸20~30分鐘,每日二次。本法能宣通氣血,逐瘀止痛。據臨床報道,約80%患者經灸後疼痛明顯減輕。一般2~3周為一療程。
4、封閉療法。疼痛較重者,可用強的松龍混懸液0.5毫升,加1%普魯卡因3毫升,在無菌操作下作痛點局封,局封後應休息1~2天。本法對重症患者具有較快的止痛效果。
5、手術治療。個別症狀較重,經各種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行跟骨骨刺及滑囊切除術。
6、中醫藥治療。以肝腎不足,筋脈失養為主,可選用六味地黃丸或當歸雞血籐湯(當歸12克、熟地12克、淮山20克、山萸肉10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黃芪20克、雞血籐15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生甘草6克)補益肝腎,強筋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