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不能忽視腰椎管狹窄!

不能忽視腰椎管狹窄!

  腿重走不動路,走段路出現腰酸、腰痛、下肢麻木、無力症狀,蹲下或坐下休息數分鐘後消失,再走段路又出現,如此反復……

  腰椎管狹窄是一個慢性的退變過程

  退行性腰椎管狹窄症是由於腰椎退行性改變,因椎間盤突出、韌帶肥厚、骨質增生而引起椎管狹窄,壓迫神經,它在中老年人中發病率較高,是中老年人群腰腿痛最常見的原因。

  腰椎椎管狹窄是椎管狹窄在腰椎部位的表現,主要有長期反復腰痛,有時疼痛可放射至下肢,一般先有腰痛,逐漸出現腿重、腿痛,部分患者會有下肢麻木、發冷、無力、甚至肌肉萎縮、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礙等嚴重症狀。

  腰椎管狹窄症病人的典型表現是間歇性跛行。所謂間歇性跛行,就是患者走了一段路後(通常為數百米,嚴重時可為數十米),出現一側或雙側腰酸、腰痛、下肢麻木、無力,以至跛行,但蹲下或坐下,休息數分鐘後,上述症狀即可緩解或消失,然後患者又可繼續行走,再行走一段路後,又出現上述症狀,不得已,需要再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如此情況反復出現。因為在這一過程中,跛行間歇性出現,所以稱為間歇性跛行。間歇性跛行的表現可逐漸加重,即能堅持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需要休息的時間越來越長。

不能忽視腰椎管狹窄!

  值得一提的是,這類跛行最明顯的特征是當腰椎處於伸直位時症狀加重,而彎腰時緩解。這是因為當腰椎伸直時腰椎管的容積變小,前屈時則變大,許多椎管狹窄患者在手扶輪椅或購物車行走時感覺正常,直立時疼痛反而加重。

  由於椎管狹窄症是一個慢性的退變過程,早期症狀常不明顯,患者常有不十分明確的慢性腰痛史及輕度活動受限。這些症狀往往在活動或工作後加重,休息後得以緩解,但腰部和臀部的疼痛通常不易立刻消失。這就像年久失修的自來水管,由於內壁生銹,管壁增厚,管腔狹小,出水越來越小,終致管腔阻塞,水流中斷。開始由於症狀較輕,許多患者往往沒有放在心上,認為是人體老化的正常現象。

  一旦影響工作生活應考慮手術治療

  在治療上對於早期症狀比較輕的病例可試用非手術療法。非手術療法只是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緩解症狀,當疼痛發展到持續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工作時,則應考慮手術。

  1、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主要使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物。但這些藥物如果長期服用有時會產生諸如消化道刺激、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害等副作用。

  2、功能鍛煉。功能鍛煉也是非手術療法的一部分。患者可通過健身器材和腰背肌鍛煉等方法,活動腰椎關節、伸展肢體。這些方法安全性好,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使用紅外線、超聲熱療等也可改善腰部肌肉和神經組織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此外,還可配戴腰帶保護,目的在於加強脊柱穩定性,對滑脫繼發狹窄者效果較好,但不宜長期使用,因長期使用可導致腰肌萎縮。

  3、手術治療。近年來,微創手術方法和理念進入脊柱外科領域。一方面,使用椎間盤鏡等脊柱內窺鏡可通過極小的皮膚切口(0.7到1.6厘米)將患者增生的韌帶、骨贅和突出的髓核等病變摘除掉,解除神經壓迫,根除病根;另一方面,手術放大設備(頭戴式放大鏡,手術顯微鏡)已開始應用於常規脊柱手術中。在放大設備下,可以清晰地辨別神經組織和血管等細微結構,避免了醫源性誤傷,保護並最大限度保存了正常組織,大大提高了脊柱外科的治療效果,減小了手術並發症。手術後一般兩三天就可以離床活動(不是1個月甚至3個月的臥床),三五天後可以出院回家。微創手術不僅在各種手術品類中是安全的,預後也是良好的,就風險來說也是最低的。

  具體治療方案需在進行專業的影像學檢查之後才能進行。如通過ct和核磁共振檢查,可明確腰椎椎體退變程度、增生在哪一節椎體,腰椎有無畸形或有無合並其他椎體病變。如果伴有腰椎滑脫或側彎畸形,手術治療時一定要選擇先進專業的技術設備和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這樣才可有效避免椎體不穩等並發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