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力性骨折,亦稱“疲勞骨折、行軍骨折”等。多發生於下肢,其中以胫骨、股骨、跖骨等部位較為多見。常發生於基礎課目訓練階段,如正步、跑步、行軍等下肢的重復超負荷訓練,容易致股骨下段骨折。
該病最初在訓練後出現疼痛,進而出現休息痛或夜間痛,周圍軟組織可有腫脹現象,局部可有明顯的壓痛或叩痛。與暴力引起的急性骨折不同,應力性骨折是反復作用力下損傷積累的結果,其特征為骨的破壞和修復同時進行,在發病初期往往不影響肢體的運動功能,因而容易被忽視,誤診率較高。應力性骨折發生後如果未能及時發現並進行相應的治療,隨著病程的延長和損傷程度的加重,會逐漸發展成為完全性骨折。
應力性骨折多發於下肢
應力性骨折的發病機制為超負荷的機能活動在骨質的重要區域內產生額外的細胞微損傷,這種微小損傷的長期累積導致骨骼結構的整體性破壞,即發生骨折。
應力性骨折的發生與兩類危險因素有關,一類是自身因素,如個體的年齡、性別、體型、體質、心理素質、動作要領掌握狀況及骨骼自身特點等;另一類是外界因素,如場地、著裝、訓練器材及訓練計劃是否科學等。在運動訓練中, 許多部位均可發生應力性骨折。據筆者查閱的文獻資料,應力性骨折的發生部位有20余處。
應力性骨折好發於下肢,不同運動引起的應力性骨折發生的部位各異,在軍事訓練中,以負重行軍、長跑、正步訓練引起的胫骨應力性骨折最為多見,其次為跖骨應力性骨折,多發生於長途行軍拉練,故也稱行軍骨折。上肢應力性骨折,即投彈骨折,多發生於肱骨中下段,常發生於投彈訓練中,在單槓訓練中也偶有發生。
應力性骨折的有效預防
此類損傷應強調早期診治,局部腫痛是潛在不可忽視的危險信號,同時強調防重於治的原則。
在訓練組織實施中,要避免長時間超負荷的重復單一動作,注意動作的穿插交替。提倡循環訓練法,即根據訓練負荷的大-小-大(強度)、下肢-上肢-下肢(運動部位)、室外操作-室內授課-室外操作的循環變化規律,以日為小循環,以周為大循環,單位循環准確到每2小時。在訓練課目的安排上要根據戰士的身體素質、身高、體重、胖瘦等個體差異,合理制訂訓練計劃,要因人而異,不能急於求成,盲目施訓,強調掌握要領,消除不協調甚至錯誤的動作。
應力性骨折早期往往是一種經過適當休息即可恢復的可逆性改變,當發現訓練造成較多參訓人員局部軟組織局限性腫脹並伴酸痛症狀時,特別當上述部位的疼痛和腫脹發生率分別為20%和10%時,應及時調整所屬部隊訓練內容、時間和強度,減少旋轉、跳躍、越野及疾步快跑等高應力、高強度訓練,使骨和肌肉能得到休息,減輕應力損傷,有利於骨組織充分修復損傷。症狀明顯者應限制患肢的活動,這樣可大大減少應力致急性骨折的發生。
應力性骨折只需保守治療
應力骨折多為不完全性骨折,骨破壞與骨修復同時進行,僅需要保守治療,停止訓練、休息,物理因子治療,以及患肢合理的外固定即可達到滿意效果。調整訓練內容及時間、強度,根據不同受累部位和損傷嚴重程度,多數應力骨折患者通常需3-6周恢復及治療時間。所謂停止訓練、休息,也非臥床或靜坐,只是不參加跑、跳、隊列訓練或受累骨相關的訓練,但仍可參加聽課、行走以及其他肢體活動。一般不采用手術治療。少數發展為完全性骨折,需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