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開幕在即,民眾熱情高漲
創造國內全程馬拉松報名人數新紀錄 堅持跑步益處多 跑步被譽為“有氧運動之王”,是一項很有益的運動項目。堅持跑步有助於提升人的呼吸系統機能、增強肺功能、增大肺活量;跑步還有利於提高心血管系統機能,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脂和膽固醇;此外,跑步對於增加肌肉的強度、強化骨骼、預防骨質疏松也起到很好的作用;長期跑步還可以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對緩解壓力十分有益。蘇慶軍主任醫師告訴我們,只要跑步姿勢合理、運動量不過大,且膝蓋沒有基礎病,跑步是不會傷及膝蓋的,反而會增加下肢肌肉系統的力量,增強骨骼的骨密度和骨強度。 對於體重超重的人群,蘇慶軍主任建議他們先從游泳、慢走等對抗性弱的運動做起,待體重降至正常時再進行跑步練習,否則超負荷的體重會給膝關節帶來更大的壓力和沖擊。蘇慶軍主任醫師表示,整體上說,跑步對人體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都不盡相同,跑步要根據個人實際情況科學制定跑步計劃,主要原則是以身體感到舒適為宜。 膝關節嬌嫩要保護 膝關節就好像一個精密的機械,由股骨髁、胫骨平台、髌骨及其周圍滑膜、關節囊、韌帶、半月板和肌肉等組織共同構成,是全身結構最大、最復雜、所受槓桿作用力最強的一個關節。膝關節承受來自人體的所有重量,甚至是額外的負重。據研究顯示,兩腿同時站立無屈曲時,雙膝關節分別承受膝以上體重的一半,約43%的體重;單腿站立時約承受2倍體重;平地行走時,膝關節承載的負荷可達體重的2至3倍;平地快速行走時,可增加到體重的4.3倍;而上下樓時則分別達到4.4倍和4.9倍;跑步時負重大約是4倍;打球時大約是6倍;蹲和跪時可增高至約8倍!膝關節的位置與結構,使它比其他關節承受更大的沖擊和壓力,是很容易發生運動損傷的關節。 蘇慶軍主任醫師介紹說,在運動中,膝關節常常處於半屈曲的狀態,韌帶松弛,關節穩定性下降,主要靠髌骨和股四頭肌來維持。膝關節屈位支撐的負荷比直立時要大,很容易產生疲勞。跑步中姿勢不正確、下肢肌力不足、肌肉韌帶放松不夠,或步法互換不得當等原因,都有可能引起膝關節損傷。 “跑步膝”高發小心防 蘇慶軍主任醫師告訴我們,大家口中的“跑步膝”也就是臨床上的髌股關節炎,是指髌骨和股骨的軟骨面磨損、軟化或裂化而導致膝關節疼痛和發炎。蘇慶軍主任醫師告訴我們,不適當的跑步會導致大腿肌肉反復收縮,膝關節重復地屈曲、伸直,這會造成髌腱韌帶承受的壓力過大,當這種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後,容易引起髌腱韌帶的細微損傷,長此以往可以產生局部的無菌性炎症,以及髌腱的變性、甚至發生撕裂。跑步者一旦確診為髌股性關節炎,應減少運動量;疼痛比較嚴重的應該停止跑步,同時口服一些氨基葡萄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 蘇慶軍主任醫師告誡說,日常的運動鍛煉只是為了增強體質,促進身心健康,而非負荷越大、時間越長、強度越高越好。民眾參加北京馬拉松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量力而行,而已報名的參賽選手則需要提前半年就開始做准備工作,這半年期間,選手需要提高運動意識,增強自身體質,逐漸增加運動量。 專家教你怎麼跑 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跑步損傷,蘇慶軍主任醫師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跑步的行頭很重要。在跑步之前,選擇一雙合腳的跑鞋尤為重要。一雙好的跑步鞋應該具有舒適透氣、高避震系統、提供支撐力、全方位抓地力等功能,大小合適且能與足部緊密貼合,鞋底應該有一定厚度且帶有防滑紋,後跟以2-3厘米最宜,這樣才能有效地減少地面對膝關節的沖擊力。 第二、選擇路面平坦的場地。有些初跑者想盡快達到減重的目的,專門挑選上下坡進行跑步。蘇慶軍主任醫師指出,如果沒有跑步的基礎,或者關節不夠強健,最好不要選擇這種路況。因為,上下坡越多加載在膝蓋上的壓強越大,也越容易受傷。另外,和室外跑相比,跑步機屬於“被動跑步”,不容易控制蹬地時的膝關節狀態,造成損傷的可能性也很大,選擇跑步機跑步時不要選擇坡度。 第三、做好熱身活動。跑步之前,膝關節需要經歷一個適應、激活的過程。在沒有做好准備工作的前提下,肌肉、韌帶的力量比較小,伸展性不夠,關節活動的幅度不大,身體協調性差,很容易引發運動損傷。腿部拉伸、搓揉膝蓋下緣等熱身活動有助於增強肌肉彈性,促進關節囊分泌更多滑液,充分拉伸肌腱和韌帶,使關節靈活性和動作幅度增加,從而有效預防跑步帶來的關節損傷。 第四、保持良好的跑步姿勢。人在跑步的時候,關節的轉動是在肌肉驅動,韌帶延展,半月板緩沖,關節液潤滑等聯合作用下完成的。如果跑步動作長期變形,如外八字、內八字、高抬腿跑、左右用力不均等,難免會對膝關節造成不良影響,研究顯示,有六成人膝關節損傷與跑步姿勢有關。合理的跑姿,可以有效降低跑步對膝蓋的沖擊力。 第五、跑步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蘇慶軍主任醫師不主張大家初期就跑3000米以上,初練長跑宜先慢跑,待長跑能力有明顯提高後,再逐漸增加跑的速度和距離,增加量不必刻意規定數量,跑到覺得腳步落地變重,或是膝部感覺有壓力時停下來即可。跑步後應重視整理活動,如慢跑或慢走一段,做幾下深呼吸等,讓身體逐漸平靜下來。回到家以後,可以適當對腿部肌肉熱敷,對關節及周圍軟組織進行按摩,同時對膝關節進行放松練習,使疲勞的關節得到充分的恢復。 蘇慶軍醫生強調說,關節的損傷預防重於治療,大家平日裡也要注意膝關節的保護,夏季不要直吹空調,注意膝蓋保暖;在日常飲食中有意識地多吃富含維生素K(如豌豆、椰菜)的食物,多曬太陽,合理補充鈣質,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