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害程度,與其病理損害的輕重有很大關系。從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預後來看,約20%的病例經過短期的病變活動後,不留任何後遺症而緩解;約25%的病例病變緩解後只留輕度後遺症;約45%的病例關節部位炎症持續活動,最終發展成不同程度的關節畸形;不到10%的病例為重症,最終發展成完全殘疾。
所以,一旦患了類風濕性關節炎,一定要積極治療,同時要注意日常生活的調護,加強運動,積極配合治療,促進病情盡快緩解,盡量不留後遺症或少留後遺症,將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下面是類風濕的護理方法,可為病人減輕痛苦,促進關節病的恢復,保持關節功能。
病情活動期類風濕的護理要點:臥床休息,注意體位、姿勢。可采用短時間制動法,如石膏托、支架等,使關節休息,減輕炎症。進行主動或主動加被動的最大耐受范圍內的伸展運動,每日1-2次,以防止關節廢用。
一般活動前關節局部可進行熱敷或理療,緩解肌肉痙攣,增強伸展能力有晨僵症狀的病人應在服鎮痛藥後出現疲勞或發僵前進行活動。
病情穩定期類風濕的護理要點:此期病人血液中類風濕因子的效價有所下降,免疫復合物測定趨於正常,關節及全身症狀好轉。因此,應以動靜結合為原則,加強治療性鍛煉。
基本動作為關節的伸展與屈曲運動,每日進行2-3次。活動前局部應行熱敷或理療。活動程度以病人能夠忍受為標准,如活動後不適感覺持續2小時以上者,應減少活動量,指導病人逐漸鍛煉生活處理能力,鼓勵病人參加日常活動。
臥床病人的護理:加強皮膚護理,按摩受壓部位,定時翻身,保持床單平整、清潔,防止發生褥瘡。加強口腔護理,防止口腔粘膜感染及潰瘍的發生。加強胸廓及肺部的活動,如深呼吸、咳嗽、翻身、拍背等,以防止呼吸道及肺部感染。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可以完全控制住,達到完全緩解的,可以使病人感覺不到疼痛,關節腫脹消失,血液裡異常化驗恢復。目前我們不稱之為完全根治,只稱為完全緩解,這是可以達到的。治療需要一個長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在病情完全控制的情況下把藥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