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結核藥物治療、患病部位固定和按手術適應症擇期手術,是骨關節結核治療的原則。
抗結核藥物治療抗結核藥問世後,從50年代開始應用SM,INH和PAS的標准化療,滿療程I.5年,其治愈率在89%左右,復發率為3%,死亡率為1.4%。70年代利福平的間世,使結核病進人短程化療新時代。有人對初治脊椎結核采用4SHRF-015HRE和4SHRWH3R3E,方案配合手術,療效滿意。Stead采用H2R2滿療V9個月。英國有人報告6RH和9RH兩組,每日給藥,頭6個月加用SM每周2次,配合手術,隨訪3年兩組療效滿意,且間歇組與連續組無差別。
病變局部治療
1、臥床休息或局部固定為減輕患部疼痛,有利組織修復,特別是病人有全身中毒症狀,如低熱和盜汗等,局部固定更是必要的措施。
脊椎結核病人脊椎生物力學不穩定或出現脊儲壓迫症者,應臥床休息。兒童脊稚結核骨質破壞發展迅速,為預防畸形也應臥床休息。頸椎結核特別是寰樞椎半脫位者,可采用枕領帶或顱骨牽引固定。肢體關節結核可用皮膚牽引帶或石膏托將其固定於功能位置上
2、寒性膿腫的處理寒性膿腫是骨關節結核病灶的重要組成部分。膿腫增大常沿組織間隙流竄向遠處,而在腰三角、骼窩或腿根部等處出現。胸椎結核椎旁膿腫可穿入肺髒或胸腔,罕見者可穿破食管或胸主動脈;腰大肌膿腫可穿人腹腔髒器。寒性膿腫移行至體表時,可自行破潰而形成窦道,此時各種化膿菌均可沿窦道侵入而引起混合感染。混合感染持續存在,病人全身虛弱,惡液質,因而增加了治療的困難。為此,應極力預防膿腫破潰。當體表膿腫迅速增大時,可在無菌操作下,以14號針頭進行穿刺抽膿,吸盡膿液,必要時可重復進行。若膿腔大並雜有大量干酪壞死物不易抽取,且表皮潮紅,疑有混合感染,自潰難免者,應在無菌技術下置人閉式引流。
骨關節結核病灶清除術病人一般情況差,全身中毒症狀明顯者,應經抗結核藥物治療好轉後擇期手術〔完全截癱病人除外)。急於手術是不明智的,因術後可膿腫復發或切口形成痰道,嚴重者可發生結核性腦膜炎等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