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手術治療 >> 哪些人需要人工膝關節置換?

哪些人需要人工膝關節置換?

  人工關節置換是當今治療晚期骨關節疾病的一項高科技技術。骨關節疾病包括:骨性關節炎、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酒精和激素等原因造成的關節缺血性壞死(最常見的“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創傷性關節炎和創傷後畸型以及其它感染後導致的關節炎與關節畸型等。在關節炎患者中,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最高,其次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和“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資料證明,超過50歲的人,有8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骨性關節炎,其中女性高達90%。最容易發生骨性關節炎的關節是膝關節(大約占所有骨性關節炎的90%),其余依次是:髋關節、踝關節等下肢關節。肘等上肢關節很少發生。

  什麼是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所謂全膝關節置換術是將病變的關節面用金屬、聚乙烯等假體替代來重建關節活動功能的一種外科手術。醫生將使用精密的儀器去除病變的關節面,然後將假體植入。股骨關節面由尺寸匹配股骨髁來替代,胫骨關節面用平滑的聚乙烯墊來替代,相當於關節軟骨的作用,恢復無痛的膝關節活動。

  到現在為止,這項技術無論從理論基礎研究、假體材料、手術水平以及術後訓練、隨訪等諸多方面已經極為完善。國外報告人工關節置換後的假體壽命已經超過了20年,甚至30年。

哪些人需要人工膝關節置換?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主要用於嚴重的關節疼痛

  手術適應症選擇是否正確是影響臨床效果的首要因素。人工關節置換術主要用於嚴重的關節疼痛、不穩、畸形、日常生活活動嚴重障礙,經過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著的病例。包括:膝關節各種炎症性關節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血友病性關節炎、Charcot關節炎等;少數創傷性關節炎;胫骨高位截骨術失敗後的骨性關節炎;少數老年的髌股關節炎;靜息的感染性關節炎(包括結核);少數原發性或繼發性骨軟骨壞死性疾病。

  哪些人不能做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

  全身和局部關節的任何活動性感染;膝關節周圍肌肉癱瘓;膝關節已長時間融合於功能位,沒有疼痛和畸形等症狀。

  植入的關節假體能夠使用多久?

  假體的壽命取決於許多因素,諸如:病人的體重、活動能力、另一條腿是否存在問題等。通過成功手術植入的假體80%的患者可以使用20年甚至更長,結果確是令人十分欣喜和滿意的。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如何康復鍛煉?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配合有計劃的康復訓練,能最大限度地改善關節功能,矯正關節畸形和緩解疼痛。手術後即開始練習踝關節的屈伸活動;術後1—3天可進行股四頭肌、腘繩肌的等長收縮及踝泵活動,每小時進行5分鐘,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術後3天開始練習扶拐下地訓練;術後4—14天,應繼續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同時要加強膝關節屈伸活動范圍:床上膝關節屈伸練習、床邊膝關節屈伸鍛煉、床上側身膝關節屈伸練習、下床站立下蹲鍛煉。利用拐杖練習行走,加強步態行走訓練。術後2—6周,繼續進行上述功能鍛煉,並逐漸增加練習的時間和頻率。逐漸脫離拐杖行走,練習上、下樓梯活動。完全康復後可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合適的體重,預防骨質疏松,避免過多劇烈運動,不要做劇烈的跳躍和急停急轉運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