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手術治療 >> Injury:“雙滑輪”技術重建內側髌股韌帶

Injury:“雙滑輪”技術重建內側髌股韌帶

  髌股關節不穩定常由多種因素引起,與下肢對線關系、髌骨和股骨滑車的結構以及內外側支持帶間的軟組織密切相關。而其中骨性結構在屈曲時對髌骨穩定作用明顯,軟組織對髌骨的穩定作用則是在小范圍伸展時。生物力學實驗表明,內側髌股韌帶(MPFL)是內側軟組織中起穩定關節作用最明顯的部分,主要是在屈膝0-30度時限制髌骨向外側脫位。

  MPFL是髌骨內側一個囊束狀纖維結構,起於內收肌結節和股骨內上髁間的凹陷處,後形成兩束(上斜束和下直束)扇形般止於髌骨內側緣近端三分之二處。

  目前有不少關於重建MPFL從而恢復其原有雙束的報道,但是最佳的術式仍不明朗。基於對前交叉韌帶(ACL)重建技術的學習,來自台灣的Lin醫生等采用縫合錨固定技術對MPFL進行重建,該術式特點是作者運用其發明的新方法來完成移植物在髌骨處的固定,並指出該術式能避免移植物伸長或“蹦極效應”(bungeeeffect,指移植物在沿骨隧道軸方向的伸縮性移動),且能更早進行康復訓練和較低的醫源性髌骨骨折發生率。

  納入標准:反復發生至少兩次髌骨脫位;一次脫位合並超過兩次不穩定(髌骨橫向偏移但沒有脫位);不管初次脫位後是否進行股四頭肌訓練、直腿抬高、著重股內側斜肌的強度訓練等康復鍛煉。

  術中患者仰臥位,麻醉後對患肢進行全面物理檢查,上止血帶。行關節鏡檢查是否有關節內(軟骨病變、半月板及韌帶)損傷,若術前檢查外側傾斜實驗陽性則使用關節鏡進行松解。在患肢鵝足上行2到3公分長的垂直切口,利用剝離器獲得半腱肌肌腱用於重建。用強韌的不可吸收縫線將肌腱兩端通過Krackow法縫合。通過觸診確定股骨內上髁以行股骨上切口,側膝關節位透視下通過Schottle點確認以及調整MPFL位於股骨近端的附著點。

  屈膝90度,行一3公分長切口暴露內上髁和收肌結節,上述兩個解剖標志的凹陷中央處放置一根0.062英寸的克氏針並調整至合適位置,透視下再次確認Schottle點。從股骨後內向前外打一導針,導針後連著7mm的擴孔鑽,通道深度為25mm。髌骨附著點在切口處內側近端三分之二處,保留囊外膜,肌腱剪剪開2、3層間,暴露內側髌骨的前、近端三分之二。在內側髌骨邊緣中點與上內角處各打一枚3.5mm的金屬錨釘,相距1公分。

Injury:“雙滑輪”技術重建內側髌股韌帶

  錨釘處各用一條縫線將移植物中間部分分別固定在髌骨邊緣的近端三分之一和內側三分之一(圖2a);錨釘處分別再用另一條縫線(兩端帶針)穿過肌腱(圖2b);將兩條縫線兩股中的一股對應打外科結(圖2c、d);各剩下一股線通過錨釘處的小孔拉到移植物處形成“雙滑車”結構,通過“橋”樣結構將組織壓在骨上(圖2e);最後將這兩股線打結(圖2f)。

  圖2a錨釘處各有一條縫線(A1、A2、a1、a2);b錨釘處各另一條縫線穿過肌腱(B1、B2、b1、b2);c、d縫線B1、b1打結;e縫線B2、b2牽拉形成“滑輪”;f縫線B2、b2打結

  在2、3層間用鈍夾鉗做一支持帶通道連接髌骨跟股骨的切口,將移植物兩端以環形的方式通過軟組織間的通道,移植物的長度通過屈伸膝關節確定。移植物游離端用1號薇喬線“鞭”樣編織縫合(Whipstitching)25mm,將線段與移植物用Beath針拉過股骨間的通道。在移植物緊張的條件下將膝關節反復完整屈伸15次,在屈膝60度的條件下將移植物用可吸收擠壓螺釘固定在股骨上,疊瓦狀縫合自股內側肌遠端到內側支持帶和MPFL移植物的下端。重建完成,關閉切口,患肢用支具置於全伸展位。

  術後即行股四頭肌訓練,可耐受下負重鍛煉,支具、支架保持全伸展位2周。術後第3周開始逐步行膝關節活動,8周可達120度屈曲。6周後移去支具並進行大幅度的股四頭肌、臀肌等部位運動,12周後進行更大強度運動,一般術後6月可恢復至體育鍛煉程度。

  共有18名患者(18處膝關節)實施手術,平均隨訪時間35個月。術後患肢的外側髌骨橫向偏移為1.5(術前為3.5),臨床與影像學評估均較術前有改善(Kujala評分、TegnerLysholm、髌骨傾斜度)。

  作者指出,在隨訪結束後,最鼓舞人心的是,運用該術式治療的患者臨床以及影像學評估都有明顯改善。以往對內側韌帶的重建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但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而該術式相對最貼近還原內側韌帶的解剖結構,相對來說並發症較少,預後較好。在修復術式中,對髌骨邊緣縫線錨固定技術相對較好,可以提供較大的抗牽拉力、不易出現髌骨骨折以及實施較容易。

  作者最後總結到,雖然本研究仍存在樣本量較少且沒有對照組等不足,但目前的研究表明,該術式較安全、實施較簡單,而且患者術後臨床症狀、影像學表現均有改善,仍不失為恢復膝關節穩定的第一選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