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一側或兩側疼痛,不紅不腫,行走不便。又稱腳跟痛。是由於足跟的骨質、關節、滑囊、筋膜等處病變引起的疾病。足跟痛是中老年人以足跟部疼痛為特點的常見病證,老年時,跟墊彈力下降,跟骨在無襯墊的情況下承擔體重,嚴重時可形成瘢痕及鈣質沉積,引起足跟痛。跟墊痛與跖筋膜炎不同,在整個足跟下方都有壓痛。
中醫學認為,足跟痛多屬肝腎陰虛、痰濕、血熱等因所致。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筋骨失養,復感風寒濕邪或慢性勞損便導致經絡瘀滯,氣血運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養而發病。采用中藥外治可獲良效,以下驗方可供患者選用:
1.米醋1000克,適當加熱後浸泡患足,每次一小時,每日一次,15~20次為一療程。
2.透骨草、尋骨風、老鹳草各30克,黃花蒿20克,獨活15克,乳香、沒藥、血竭各10克。水煎,趁熱洗足,每日兩次,每次10~15分鐘,7~10天為一療程。
3.白芷、白芥子、川芎,以3:1:1的比例研末配好。取適量與醋調成稠膏狀,敷於洗淨的足跟患處,外以傷濕止痛膏覆蓋。3天換藥一次,一般用藥1~2次即可見效。此方對由骨質增生引起的足跟腫脹疼痛,有明顯的消腫止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