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關節的功能主要是負重和運動,如膝關節就兩種功能兼而有之,而手部關節的功能以運動為主。人活動時,會對關節造成一定壓力,比如一個人的體重是50公斤,那麼這個人在水平行走時關節承受的壓力大約有200到300公斤壓力。在做垂直運動(如上下樓梯)時,關節承受的壓力則是體重的10到12倍。因此,很多關節疾病患者起先就是在上下樓梯時發現問題的。
專家介紹,骨關節炎主要表現為受累關節的疼痛、腫脹、晨僵、關節積液及骨性肥大,可伴有活動時的骨擦音、功能障礙或畸形。骨關節炎表現在手部關節就是關節兩側骨性膨大,可伴有結節局部的輕度紅腫、疼痛和壓痛。表現在腳上,除了出現局部的疼痛、壓痛和骨性肥大外,還可以出現拇外翻等畸形。
由於肥胖、膝外傷和半月板切除對膝關節造成的損害在臨床上最為常見,主要表現為膝關節疼痛,活動後加重,休息後緩解。
此外,髋關節受累多表現為局部間斷性鈍痛,隨著病情發展會變成持續性疼痛;部分患者的疼痛可以放射到腹股溝、大腿內側及臀部。隨後還會出現肢體內收、外旋和伸展受限。而骨關節炎患者頸椎受到損害後,會引起局部的疼痛和僵硬感,壓迫局部血管和神經時可出現相應的神經症狀。
專家指出,人們對骨關節炎的認識還存在很多誤區。比如由於骨關節炎在中年以後多發,很多人就以為骨關節炎就是“下半生疾病”,即老了才會得的疾病。因此骨關節炎很難引起中青年人的重視。
然而專家指出,骨關節炎雖然大多在中年後發病,但實際上對骨關節的損害早就開始了。最新的醫學研究認為,大概從20歲後期開始,人的軟骨的退行性病變就已經開始。而這樣的情況發展到50歲以上人群時,大多都能在X線片上看到骨關節炎的表現了。因此專家指出,骨關節炎絕不是一些人認為的“下半生疾病”,而是在年輕時就可能悄悄出現的疾病。
運動需適量
要提防骨關節炎,專家指出運動是個好辦法。然而近幾年社會上一直流行一種說法,認為運動會加劇關節退化和損傷,因此“一靜不如一動”,這也給了很多不愛運動的人懶惰的理由。據陶慶文介紹,國外研究證實運動和骨關節炎關系微妙。這項研究發現每天慢跑5公裡、10公裡的人和不運動的人相比,骨關節炎的發病率並沒有明顯差異。也就是說,運動有害關節的說法是不准確的。研究者同時也指出,過大的運動量會造成關節損害,如每天慢跑超過21公裡會對骨關節造成明顯損害。
因此專家提醒,生命還是在於運動,只是要處理好二者關系,就能既增強體質又不至於造成關節勞損。而以一般人日常的運動量來看,是不必擔心會損害關節的。
登山是這些年比較熱的鍛煉方式,北京大大小小的山頭,不論節假日還是平時,都有很多人通過登高來鍛煉身體。專家指出,登山可能對增強我們的心肺功能有好處,但從風濕醫學角度來看,登山這一運動方式對人體的膝關節危害是最大的,如前面提到過的,和爬樓梯一樣,我們在登山時,膝關節要承受相當於我們體重10到12倍的壓力,這無疑會加重關節損傷,代價比較大,得不償失。因此專家建議人們尤其是中老年人,可以選擇其他運動方式來代替爬山,既達到運動健身的目的又不會損害關節健康。
從細節處減負
要保護關節功能,關鍵就是要減輕關節負荷。對於骨關節炎患者來說,受累關節應避免過度負荷,膝或髋關節受累患者應避免長久站立、跪位和蹲位。不要排斥手杖、步行器等協助活動的器械,這對保護我們的關節是有好處的。
對於肥胖患者來說,應減輕體重以減輕關節負擔。此外,肌肉的協調運動和肌力的增強可減輕關節的疼痛症狀,因此應注意加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協調性運動和力量性鍛煉,並設計鍛煉項目以維持關節活動范圍。如一些很瘦的人,肌肉纖維比較瘦,力量也比較差,因此在走路時更容易對關節造成損害,如果患病也會比健壯的人嚴重。因此這些人尤其要在日常加強力量練習。在飲食上,需選用含鈣較高的食品,特別提倡牛奶、豆漿的飲用。日常生活中,行、走、站、坐都要保持良好的姿態,以減輕畸形的發生;同時堅持功能鍛煉,避免關節負重運動,保持各個關節的生理活動度。
目前有的醫療機構聲稱可以通過針灸治療骨關節炎,不過在本期大講堂上,專家並不認可針灸對骨關節炎的作用。專家指出,針灸的基礎是經絡,因此比較適合神經系統疾病,如中風,面神經炎。而對膝關節等炎症,意義是不大的,因此不提倡骨關節炎患者通過針灸治療。
專家還指出,在骨關節炎的治療上,綜合療法是最好的,而且首先要區別急性期和慢性期病變,根據不同的情況而采取綜合療法,如外敷內服藥物、外科手術等。在中醫方面,對於急性關節炎,就可以采取穴位貼敷、藥罐療法、中藥外治、外導體激光照射、電磁治療、中頻治療等多種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