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陰雨天關節疼痛會加重?
關節炎是指人體骨關節及周圍組織發炎,並引發關節活動障礙的一種炎症疾病。臨床表現為關節的紅、腫、熱、痛,嚴重時會導致關節變形,甚至喪失行動能力。治愈關節炎的發病原因,目前科學尚無定論,但多數認為與遺傳、炎症、創傷及個體免疫系統失調有關。
在中醫理論中,認為關節炎是風濕寒氣入體造成濕邪纏身的結果,所以一到陰雨天氣溫下降,溫度降低,人體需要更加快速的血液流動來抵抗寒冷,而關節炎病人血管內血液流動速度比正常人要慢,身體無法做出及時有效的地域措施,所以會造成血液在關節處淤塞凝滯,正所謂“不通則痛”,血液中的雜質及氧氣會加重關節組織及周圍肌肉的炎症,最終導致疼痛加劇;
另一方面,在西方醫學中,曾經有科學家對關節炎患者的身體健康進行檢查,發現關節炎病人無論是在濕寒環境中,還是在溫暖環境中,身體溫度下降的速度要比健康人慢的多,這也就意味著,關節炎病人體內血管的收縮和擴張時間比健康人長,所以在天氣變化,病變組織部位受到刺激後,身體內血液無法及時輸送,造成了關節疼痛。
春季乍暖還寒如何預防關節炎?
遠離關節炎,在寒冷的時候首先應注意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防濕寒。還有就是要注意勞逸結合,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在急性病期應臥床休息,慢性穩定期切不可因關節疼痛而放棄功能鍛煉,游泳、關節操、太極拳等都是很好的鍛煉方式。如果症狀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關節的過度使用,如盡量分擔負重,用兩只手拿重物;使用大關節,如推門時,盡量使用肩而不是手;站立時保持良好的姿勢等。另外,骨性關節炎病人參加鍛煉值得鼓勵。適度、有規律的鍛煉不僅可以使關節周圍的肌肉更有力,使關節得到更強的支持,而且可以使緊張的肌肉放松,緩解由於肌緊張造成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