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滯血瘀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為頸、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處,喜熱惡寒,頸部僵硬,活動受限,夜間痛甚,頭暈等。可采用中藥熱敷熏洗法治療。
取獨活、秦艽、防風、透骨草、劉寄奴、蘇木、赤芍、紅花、威靈仙、烏梅、木瓜各9克,水煎25分鐘,取液,用干淨毛巾浸蘸藥液趁熱外敷並擦洗患處,注意水溫,勿被燙傷,每次30分鐘,每日2次。
【這些中藥渣也是“寶"】
煎煮中藥後都會剩下大量的藥渣,治療骨科、脾胃疾病的中藥渣其實可以再利用。骨科方面的藥渣可利用的相對較多,如伸筋草、透骨草、桑枝、桂枝、紅花、木瓜、川牛膝等,這些藥物可活血、祛風、散寒、除濕,再利用用於治療風濕類疾病、關節疼痛、頸肩腰腿痛、骨刺、足跟痛等。
熱敷:將藥渣加100毫升白酒,100毫升醋拌勻,用紗布包好。白酒活血通絡,醋有透皮作用,可促使藥物吸收。先墊上一層毛巾,再用紗布包好的藥渣熱敷濕敷疼痛部位,溫度不宜過高,以免燙傷。
熱熏:將藥渣加水.後再煎煮3~5分鐘,放置一會兒後加適量白酒和醋,用其熱氣熏疼痛部位。
泡腳:將藥渣再煎煮3~5分鐘,可另加花椒和艾葉各一小把一起煎煮,藥液放溫後加入白酒、醋與食鹽各適量。中醫認為腎主腰,鹽味鹹入腎,可引藥入腎,藥渣加入鹽後泡腳效果更好。
以上方法每次10~20分鐘,注意避免燙傷皮膚,尤其泡腳水溫要適宜。孕婦、老年人不宜長時間泡腳。
需要提醒的是,藥渣外用也有禁忌。外用適用於虛寒證(如關節怕風、怕涼、冬天容易手腳冰涼、大便稀溏,小便清長),實熱(如局部紅腫熱痛,關節疼痛伴發熱、皮膚發紅)不建議使用;關節內積水者不可用;皮膚過敏、傷口處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