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現象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現象。該怎樣正確對待骨質增生現象呢?我們認為,該正確認識以下幾個問題。
(1) 骨質增生的本質是什麼?
骨質增生的本質是人體骨骼的一種衰老現象,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著人的年齡增長,的脊柱和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組織的會發生退行性改變,脊柱和關節的平衡遭到破壞,現脊柱和關節的不穩定。
機體為了適應這些變化,復新的平衡狀態,會通過骨質增生的方式增加骨骼的表面積,少骨骼單位面積上的壓力,脊柱或關節更加穩定。可以說,質增生現象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機體的一種本能。是有時骨質增生造成了疼痛、腫脹、肢體功能障礙等症狀,人感到“不舒服”時,們才把骨質增生作為疾病來看待。
(2) 骨質增生與臨床症狀有什麼聯系?
絕大多數患者的骨質增生並無臨床表現,者只是在體檢或就診時偶然發現存在骨質增生。有當骨質增生發展到一定程度,生的骨質比較大,生的骨質累及了神經和血管以及骨質增生造成了局部組織無菌性炎症時,產生臨床症狀。我們說,質增生的存在與臨床症狀的產生不是平行的關系。
(3) 骨質增生會無限制的發展嗎?
雖然骨質增生現象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可是,體到每一個人的身上,質增生的程度是有限度的,會無限制的發展下去。我們知道,質增生是機體恢復新的平衡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新的平衡建立,柱或關節重新恢復到穩定狀態時,質增生自然會停止。
(4) 如何對待骨質增生?
由於骨質增生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如果無明顯的不適,用刻意去治療骨質增生。於骨質增生累及了神經、血管,或引起了關節的損傷,成了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等臨床症狀的患者們可以針對病因症治療。
就是說,只是治療骨質增生引起的臨床症狀,不是骨質增生本身。在社會上有許多江湖醫生,標榜自己有祖傳秘方,以去除骨刺,騙取了無數深受骨質增生困擾的患者,這對患者的經濟和身體無疑又是一筆沉重的雪上加霜,所以治療骨質增生要到正規的醫院。
骨質增生需要做什麼檢查
滑液檢查:受累關節如伴發攢膜炎可出現滑液量增多。典型者清晰、黏稠、細胞數不高(<20X109/升),多為單核細胞。攢液中可見軟骨或骨碎片顆粒,軟骨碎片中可見軟骨細胞。
關節鏡檢查:能直接觀察關節內部情況,能清楚觀察關節軟骨及其周圍組織,但由於本檢查畢竟屬於創傷性檢查,可能伴發感染或出血等不良反應,且費用較高,不可能作為常規檢查。
X線平片不僅仍為本病的常規檢查方法,有的學者還認為它是追蹤病情變化的金標准。拍膝關節片時,病人應取站立位拍前後位和側位片,髋關節和手關節可只拍前後位片。在早期階段,X線片大多正常,中晚期可見關節間隙不對稱性狹窄、關節面下骨硬化和變形、關節邊緣骨贅形成,關節面下囊腫和關節腔游離液體等。
骨性關節炎的x線特點為:①關節間隙狹窄,如在膝關節,可小於3毫米;②關節面硬化變形;③關節邊緣骨贅;④關節鼠;⑤軟骨下囊性變,其邊緣分界清楚;⑥骨變形或關節半脫位。
X線片可分為五級。0級:無改變;1級:輕微骨贅 2級:明顯骨贅,關節間隙正常;3級:骨贅外關節間隙中度狹窄;4級:骨贅外關節間隙嚴重狹窄,伴軟骨下骨硬化。
隨著影像學新技術如微焦攝影;CT、磁共振和三維重建等的應用,除對骨關節炎的診斷有幫助外,對詳細了解骨關節炎的病變進展及藥物療效都有參考價值。
骨質增生患者的注意事項
骨質增生好發於35-70歲的年齡段,從事教師、會計、重體力勞動者和運動員發病率高,這些人共同的特點是運動和勞動多,關節磨損重,使關節產生退行性骨變。病變程度與年齡大小身體強弱關系密切。人是總要運動的,生命在於運動,沒有運動,沒有新陳代謝,生命就完結了。
但是患病的骨關節,就不宜進行過渡運動和活動,以免誘發新的骨質增生。為了保護病重的負重關節,患者要適度運動,不要過度運動。也就是說當你患某一部位骨質增生時,會有這樣和那樣的不適或疼痛,在活動時不至引起患處疼痛的運動稱主動運動。
骨質增生了,受傷的部位活動時疼痛,不顧疼痛,拼命地活動,這樣就加快了增生部位的損傷,醫學上稱機械性損傷。生長出的骨刺損傷,進入肌肉和組織內,在醫學上稱為游離死骨,可長期刺激肌肉組織,使上述症狀加重。
不良的體位和不均衡磨損,誘發骨質增生,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腰椎管狹窄造成行走困難、臥床不起,由此導致喪失生活自理能功失去了生活的信心。這些患者一方面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另一方面要以堅強的意志、樂觀的精神對待,親屬也要通過無微不致的關心、體貼、照顧、使患者增強與疾病斗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