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西醫出現之前,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醫學把一般的腰腿疼痛均歸屬於風濕、肝腎虧損之列,自然這裡“腰腿疼痛”一定包括現代醫學所指的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等疾病。不僅如此,現在的中醫意義上的腰腿疼痛也包括增生、突出與狹窄等疾病,在辯證論治中,亦按風濕、肝腎虧損論治。
②為了使大家對此有更清晰的認識,這裡有必要引入“炎性病因學說”這一全新的概念。該學說是相對於“骨性學術”而言的,該學術認為,骨質增生、椎間突出、椎間孔狹窄等病的發生、發展都與局部無菌性炎症的發生、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廣義上的風濕類疾病,無論其病因如何,其病理改變的實質正是組織和器官局部或廣泛的無菌性炎症的發生。這也是我們將骨質增生、椎間突出等疾病列入風濕類疾病的理論依據。
“骨性學術”認為:骨質病變是導致頸腰椎病的主要因素。而頸腰椎椎間盤變性、椎間盤脫出、骨刺、骨贅等增生性改變,椎間孔變形縮小,是發病的直接原因。這就是多年來醫界所共識的頸腰椎病發病的骨性學術。但是骨性學術卻無法解釋下述情況:
⑴人類從30多歲開始就可發生骨刺、骨贅等退行性變,55歲以上年齡的人80%的人有骨刺等增生性改變,但絕大多數人並不發病,有症狀且需要治療的人僅占上述人群的1/8左右。
⑵多數頸腰椎病患者,是在無明顯急性損傷或其他誘因的情況下突然發病的。而骨性病變特別是骨刺、骨贅等是不可能突然發生的。
⑶X線片所見與臨床症狀不成正相關。頸腰椎病早期表現多為頸腰腿酸麻脹痛,疼痛尤為劇烈,但75%-80%的患者X線片所見並無明顯的骨質改變。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