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肩周炎 >> 關於肩周炎 >> 肩周炎的症狀 治療肩周炎好方法

肩周炎的症狀 治療肩周炎好方法

   肩周炎的症狀     1、肩部疼痛     疼痛是骨科疾病所共有的症狀之一,患者起初時肩部呈陣發性疼痛,多數為慢性發作,以後疼痛逐漸加劇或頓痛,或刀割樣痛,且呈持續性,氣候變化或勞累後,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頸項及上肢擴散,當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牽拉時,常可引起撕裂樣劇痛,肩痛晝輕夜重為肩周炎的常見典型症狀,多數患者常訴說後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側側臥。     2、肩關節活動受限     隨著病程的發展,患者的肩關節向各方向活動均可受限,以外展、上舉、內外旋更為明顯,隨著病情進展,由於長期廢用引起關節囊及肩周軟組織的粘連,肌力逐漸下降,加上喙肱韌帶固定於縮短的內旋位等因素,使肩關節各方向的主動和被動活動均受限,嚴重時肘關節功能也可受影響,屈肘時手不能摸到同側肩部,尤其在手臂後伸時不能完成屈肘動作。     3、肌肉痙攣與萎縮     關節活動主要是依靠肌肉的運動,三角肌、岡上肌等肩周圍肌肉早期可出現痙攣,晚期可發生廢用性肌萎縮,出現肩峰突起,上舉不便,後彎不利等典型症狀,此時疼痛症狀反而減輕。三角肌有輕度萎縮,斜方肌痙攣。   肩周炎的症狀 治療肩周炎好方法     肩周炎分為三期     1、急性期     急性期是肩周炎發生的初期,病期為一個月左右,有時延至三個月。主要臨床表現為肩周部疼痛,可為鈍痛、刺痛、冷痛、酸痛,夜間加重,甚至影響睡眠,肩關節功能活動正常或輕度受限。     2、粘連期     粘連期也稱凍結期。本期病程三個月左右。肩痛較前減輕,但仍疼痛酸重不適,肩關節功能活動受限嚴重,各方向的活動范圍明顯縮小,以外展、外旋、前屈、後伸等運動障礙最為顯著,甚至可以影響日常生活,如穿衣、梳頭、吃飯、系腰帶等可有不同程度的困難。本期病理特點是無菌性炎症減輕,粘連較重,症狀以活動受限最為明顯。     3、緩解期     稱為肩周炎的恢復期。本期病程六至十八個月。肩痛明顯減輕,甚至只出現酸楚不適感,肩關節活動度逐漸增加,病人可出現自愈傾向。本期病理特點是無菌性炎症基本消失,肩周粘連逐漸松解,疼痛粘連逐漸減輕,病情向愈。     治療肩周炎方法     1、塗抹鎮痛藥膏     自我按摩、鍛煉之後,肩關節會感到疼痛、發熱、活動范圍增加,這是血液循環增加,粘連組織松解的表現。此時正是繼續鞏固治療的好時機,可以在肩部痛點處塗抹扶他林等解熱鎮痛的藥膏,也可塗些紅花油等中成藥水,以活血化淤。     2、口服鎮痛藥     鍛煉會造成疼痛,有時過度的疼痛會造成患者不敢繼續鍛煉或鍛煉的幅度越來越小,效果隨之會變差。適當使用口服鎮痛藥,可以有效地輔助患者繼續堅持鍛煉。     3、拔罐火     拔罐比較安全,可以在肩前部、肩外側和後部。尋找最痛的部位,可以用火罐,也可以使用真空抽氣罐。拔罐之後要活動肩部,否則反而不利於治療。隔天治療一次即可。     4、藥浴浸泡     常規的一些中藥先加清水適量浸泡15分鐘,煎沸後取汁趁熱熏洗患側肩部處,冷則加熱再熏洗,藥浴能祛風除濕通絡,溫經散寒,活血化淤,且有較強的止痛作用。     5、仰泳法     兩條胳膊像仰泳一樣輪換向後劃動(為保持平衡可倒退著走),每天1—2次。剛開始可能肩膀會比較痛,因此可將每次運動的時間控制在5—10分鐘,之後再慢慢增加。     6、熱敷法     每天在家用熱毛巾,在患側敷上20分鐘,敷後疼痛就能減輕。如果疼痛非常厲害,可以熱敷20分鐘後,再冷敷20分鐘,交替進行。     肩周炎的預防方法     1、加強功能鍛煉     肩周炎的鍛煉非常關鍵,要注重關節的運動,可經常打太極拳、太極劍門球,或在家裡進行雙臂懸吊,使用拉力器、啞鈴以及雙手擺動等運動但要注意運動量,以免造成肩關節及其周圍欽組織的損傷。     2、注意防寒保暖     肩部受涼是肩周炎的常見原因,由於寒冷濕氣侵襲機體,可引起肌肉組織和小血管收縮,組織的代謝減慢,從而產生較多的代謝產物,如乳酸及致痛物質聚集,使肌肉組織受刺激而發生痙攣,久則引起肌細胞的纖維樣變性,肌肉收縮功能障礙而引發各種症狀。因此,在口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避免肩部受涼,對於預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3、糾正不良姿勢     經常伏案、雙肩經常處於外展工作的人群是肩周炎的高發人群,因此,這類人群應注意調整姿勢,避免長期的不良姿勢造成授性勞損和積累性損傷。     4、注意相關疾病     有些肩周炎是由其他疾病引發的,如糖尿病、頸椎病、肩部和上肢損傷、胸部外科手術以及神經系統疾病,患有上述疾病的人要密切觀察是否產生肩部路痛症狀,消關節活動范圍是否減小,並應開展肩關節的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以保持肩關節的活動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