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風濕病學會(ACR)和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LARA)工作組在歐洲風濕病大會上指出,只要患者手足部位侵蝕關節≥3個,無論是否存在其他體征和症狀,即可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RA)(Ann.Rheum.Dis.2012;71[Suppl3]:25)。
該項決定得到來自不同國家的18位工作組成員的一致認可,為重新定義RA分類工作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這項工作始於2010年發布的以體征和症狀為主的新RA分類標准,該標准沒有明確關節侵蝕放射影像學證據的作用(ArthritisRheum.2010;62:2569-81)。
工作組負責人、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的DésiréevanderHeijde博士在會議上指出,盡管放射影像學結果在ACR/EULAR分類標准中並非必須,但如果存在典型關節侵蝕,即使未能滿足2010年RA分類標准評分系統要求,也可診斷為RA。對於很有可能被錯誤分類的疑似持續性、非活動性未分類關節炎患者,應進行放射影像學檢查。另外一種常見的情況是,早期關節炎的患者在轉診之前已經進行了X線檢查。采用新的侵蝕關節分類的關鍵前提是,由於單純放射影像學證據即可確診RA,侵蝕關節標准應具有非常高的特異性且假陽性率最低。敏感性不足並不是問題,因為患者還可以通過2010年標准進行RA分類。
為了解可准確分類RA的侵蝕關節數量,工作組對萊頓早期關節炎研究(902例患者)和法國ESPOIR研究(811例患者)的隊列數據進行了綜合分析,重點關注兩個隊列中未滿足2010年RA分類標准的亞組患者,並探索侵蝕關節數量與能夠確診RA的3個結局發生率(甲氨蝶呤治療1年、任何緩解病情抗風濕藥物治療1年或疾病持續5年)的相關性。他們發現3個結局的發生率均相似。
在ESPOIR隊列中,達到疾病持續5年終點、侵蝕關節≥3個的患者發生RA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分別為91%和24%(侵蝕關節是指任何手足關節至少在1次影像學檢查中可見皮質中斷)。相反,以侵蝕關節≥2個作為阈值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分別為82%(目標敏感性為<90%)和30%。在萊頓研究隊列中,侵蝕關節≥3個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分別為95%和15%,侵蝕關節≥2個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分別為91%和20%。
Heijde博士指出,部分風濕科醫生或許對侵蝕關節≥3個的標准感到意外,他們認為單純1個關節侵蝕對於RA分類已非常特異。但對上述隊列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3個侵蝕關節應該是最佳臨界值,工作組成員對此一致認同。此外,分析還表明,侵蝕關節≥3個的標准可控制陽性分類數量。在萊頓隊列中,308例不符合2010年臨床標准的入組者中有31例(10%)達到影像學阈值;在ESPOIR隊列中,該比例為12%(18/147)。她強調,新的關節侵蝕分類標准不會新診斷出很多RA患者。明確RA分類定義非常重要,尤其對於不符合分類標准但具有嚴重侵蝕關節的患者而言。
英國切斯特菲爾德關節炎國立研究中心醫學主任AlanSilman博士評論指出,關節侵蝕是RA的標志,如果患者關節發生侵蝕,就無需其他分類條件。最新結果表明,僅發生關節侵蝕的RA患者只是極少數,2010年標准可識別約90%的RA患者,本研究結果支持該分類標准。
vanderHeijde博士和Silman博士均報告無相關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