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關節炎 >> 關於關節炎 >> 化膿性關節炎是有什麼引起的發病機制

化膿性關節炎是有什麼引起的發病機制

  化膿性關節炎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疾病,其危害很大,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痛苦和不便。那麼化膿性關節炎是什麼引發的呢?又有哪些症狀表現呢?下面請醫院骨科專家來為我們介紹下:

  發病機制

  1、滑膜是高度血管化的疏松結締組織,內面並未襯有基底膜,細菌很容易隨著血流通過滑膜進入關節,所以敗血症是關節感染的比較常見原因。此外細菌也可直接進入關節,如手術、創傷、關節穿刺及藥物注射時帶入,或由關節附近組織的感染或骨髓炎蔓延而發生關節感染。

  2、一旦細菌進入關節,滑膜吞噬細胞及嗜中性粒細胞即開始吞噬細菌。然而,這種局部防御機制只能消滅關節內的表皮葡萄球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是無效的。實驗證明,關節內注射103~105個金黃色葡萄球菌後24~48h內,出現滑膜增生和成團的嗜中性粒細胞浸潤。48h後可見軟骨細胞壞死,膿腫及肉芽組織形成。滑膜細胞及嗜中性粒細胞釋放蛋白酶,引起滑膜、軟骨及骨壞死。蛋白酶在滑膜微粒酶的激活下,使軟骨糖蛋白退化,軟骨破壞。實驗表明硫酸軟骨素的喪失早於膠原。Smith和Schurman將金黃色葡萄球菌與骨一起培養,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能產生蛋白多糖的釋放因子,使軟骨在48h內釋放的蛋白多糖增加3~4倍,從而證實了化膿性關節炎中,軟骨基質喪失早於酶改變的原因。無生命力的細菌雖對蛋白多糖的釋放無作用,然而有證據表明,無生命力的細菌存在時,滑膜炎及軟骨破壞仍可進展,原因是細菌的脂多糖類可直接促使軟骨降解釋放IL-1。

  3、原發感染病灶形成後,通常需要幾天才發生血行傳播。在此期間,淋巴細胞被激活產生抗體。抗體與細菌或抗原的碎片形成免疫復合物,它們在關節中釋放組織胺,產生趨化因子,直接或間接促進酶的活化及吞噬作用。因此,化膿性關節炎的致病過程可分兩個階段:細菌毒性因子產生的炎症過程及患者的免疫系統產生的無菌性炎症。同一種致病因子在不同病人中,可表現出不同的炎症症狀;而同一病人的不同時期,可有不同的炎症表現。由於致病菌或無活性的抗原與自身免疫系統發生相互作用,其對關節的持續損害並不因感染受到控制、病原消失而停止。因此,單純的加強感染性關節炎的早期診斷與治療,並不能降低關節炎的致殘率。

化膿性關節炎是有什麼引起的發病機制

  4、細菌進入關節腔後即產生滑膜炎。有生命力的細菌激活軟骨細胞釋放軟骨降解酶,滑膜巨噬細胞釋放金屬蛋白酶,嗜中性粒細胞釋放彈性蛋白酶,破壞軟骨和骨。肉芽組織同類風濕關節炎的血管翳一樣,影響關節軟骨獲取營養,侵蝕軟骨和骨,使關節進一步破壞。

  5、炎症的病理過程可分為滑膜炎與關節炎。前者僅影響滑膜,後者則累及軟骨。實際上是一個病程的兩個不同階段。根據細菌的毒力、組織的反應和感染的時限,不同的炎症階段有不同的關節滲出液:①漿液性滲出期:滑膜腫脹、充血、白細胞浸潤、滲出液為漿液性。此時軟骨尚未破壞,若能控制感染,軟骨基質糖蛋白尚可恢復,關節功能可完全康復。②漿液纖維蛋白性滲出期:滑膜炎程度加劇,滑膜表面形成纖維蛋白斑。滲液增多、黏稠、細胞成分增多。大量膿細胞和纖維蛋白滲出物覆蓋於滑膜和軟骨表面,關節內纖維粘連。由於細菌產物的協同作用,糖蛋白成分改變,軟骨細胞的機械性壓力增加、營養障礙、產生基質的能力喪失。治療後關節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受損。③膿性滲出期:為炎症的比較嚴重階段。滑膜腫脹、增厚,並開始壞死;關節腔內大量黃白色膿液;白細胞自溶產物破壞骨膠質和剩余糖蛋白;軟骨細胞壞死;滑膜破壞,並侵犯骨質;關節腔內大量肉芽組織形成;關節囊和周圍軟組織感染,有蜂窩組織炎和膿腫形成。治療後,雖能控制炎症,但關節功能不可能完全復原,常遺有纖維性或骨性強直、病理性脫位及各種關節畸形。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