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被類風濕關節炎所困擾,而對於如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卻經常走進誤區,導致疾病不但沒有緩解,反而加重了病情。那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經常走進哪些誤區呢?
類風濕關節炎誤區一、對疾病判斷不准確
在對類風濕性疾病的判斷上,很多人是存在有認識上的誤區的,甚至連部分的醫生也認為,關節痛加上類風濕因子陽性,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這是一種誤區。因為類風濕因子本身是人體產生的針對變性免疫球蛋白G為抗原的一種自身抗體,由於首先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血清中發現,所以被稱為類風濕因子。5%~10%的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測出類風濕因子陽性,但滴度較低,只有滴度在1∶64以上才有診斷意義。
類風濕關節炎誤區二、由於關節疼痛久臥床
的確類風濕的表現是會有關節的疼痛,因此很多人就誤認為,由於疼痛就應該要避免運動,就應該要長期的臥床,其實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堅持適當的鍛煉,可以保持體質和恢復關節功能。否則身體會日漸衰弱,四肢甚至全身肌肉出現廢用性萎縮、關節僵直、變形,成為終身殘疾。病人在關節腫脹的急性期需要休息。
類風濕關節炎誤區三、治療就是止痛消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出現,這的確是存在有炎症的情況,因此很多病人或者是一些醫生在治療的是皇後,就會認為抗風濕其實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關鍵是防止關節破壞和畸形。目前治療類風濕分三大類,除了鎮痛消炎外,還有糖皮質素、免疫抑制。尤其是免疫抑制劑,可阻止關節破壞的進展。
類風濕關節炎誤區四、長期使用偏方
由於治療疾病心之切,因此很多的患者在治療上就會盲目的聽信一些特效藥物、偏方秘方等,長期服用含有大量荷爾蒙的中成藥,導致股骨頸壞死的病例在國內常有報道。荷爾蒙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治標不治本。一般在急性期、免疫抑制藥尚未顯效時使用。一旦出現骨質疏松、高血壓等副作用,就需在醫生指導下減量或停藥。即使中醫,也只能緩解疼痛,減少西醫的副作用,不能起到根治目的。
在對類風濕關節炎疾病的治療上,想要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那對於以上所闡述的這些疾病認識上的誤區,就一定得要多加注意了,如果走進這些治療的誤區,不但是會使得類風濕關節炎得不到更好的治療,還會帶來其他的一些危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