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兩種,我國目前關節炎患者估計有1億以上,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另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在我國的患病率為0.34%~0.36%,據介紹,類風濕關節炎病情嚴重者壽命約縮短10~15年。
關節炎通常會有這些表現
1、舞蹈病:這種兒童風濕關節炎的症狀常常表現在小齡兒童身上,一般青春期之後的青少年就很少出現舞蹈病。這種兒童風濕關節炎的症狀發病年齡多在6歲以後,以8~12歲為多見。
2、多發性關節炎:這種兒童風濕關節炎的症狀的發病特點為多發性及游走性,以膝、踝、腕、肘、肩等大關節為主。兒童風濕關節炎患者一般經治療後,關節功能可完全恢復,且不遺留變形和強直。
3、風濕關節炎性全心炎:隨著兒童風濕關節炎病程的不斷進展,兒童風濕關節炎的症狀會侵襲到兒童心髒的各個層面,嚴重侵害兒童風濕關節炎患兒的健康。風濕關節炎全心炎包括心肌炎、心內膜炎和心包炎。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嘗試這些運動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系統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對稱性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嚴重者可出現關節的破壞、畸形而導致殘疾。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鍛煉可分為關節、肌肉及耐力的練習。
關節的練習主要是緩解晨僵感,減輕疼痛,維持關節的靈活性,改善關節的功能。包括關節的旋轉、屈曲、伸直、伸展等。但在練習過程中,切忌過度追求關節活動度的最大化,要以舒服為度,且動作要緩慢,切忌突然發力。
以腕關節為例,先將雙手平放,以腕關節為支點,手掌逐漸向上抬起,姿勢類似向別人打招呼,盡量做到擺動的最大幅度;保持6秒後,將手放松,慢慢回到開始的姿勢;接下來以腕關節為支點,手掌逐漸放下,並低於腕關節平面,使前臂有向前牽拉的感覺;保持6秒後,將手放松,慢慢回到開始的姿勢。
肌肉的鍛煉可增強肌肉的力量,減輕肌肉的疲勞感,對於長期臥床或因疼痛而缺少鍛煉的患者,可減少肌萎縮的發生。建議采取不涉及關節活動的肌力增強運動。如伸直胳膊,攥緊拳頭,力量用在上臂,最大限度地拉緊肌肉。
耐力練習,主要指有氧運動,包括散步、慢跑、游泳、八段錦、太極拳等。在增加關節活動度,增強肌力的同時,有氧運動還可以調節情緒,增進體能,怡情養性。
治療關節炎的幾個療法解讀
手術治療
目前,骨關節炎常用的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關節鏡手術、截骨術和人工關節置換術。
軟骨碎片脫落到關節腔內,形成游離體,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關節鼠” ,可采用關節鏡手術清除。關節鏡手術可以很好地鑒別和估計關節的病變程度,對關節腔進行灌洗和清理,能清除關節腔內的游離體,使患者的活動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各種矯形截骨術是用以改善關節力線平衡的。胫骨截骨術主要用於膝關節內外翻畸形(即“O”型或“X”型腿)的患者,通過手術使彎曲的腿盡量恢復到正常狀態。
物理治療
骨關節炎屬於非細菌性炎症,主要發病的病理特點是由於關節組織的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組織細胞的營養供給不良,致使組織細胞發生病變,微波熱療是近些年國內外開展非常成功的理療手段,對細胞功能的康復和致炎物質的清楚,有非常好的療效,很多骨性關節炎得到藥物所實現不了的療效。主要臨床表現:
輔助治療
輔助治療是患者的關節疾病處在早、中期時,配合藥物治療使用的一種方法。輔助治療,就是平時我們說的理療和體療,比如烤電、推拿、按摩、針灸等一系列方法。雖然輔助治療對骨關節炎沒有根本性的療效,但可以減輕患者局部的不適,對患者有鎮靜、松弛和止痛的作用。
同時病人應當積極自我保健,注意減肥,適當鍛煉,如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避免不正確的姿勢以及有害關節的動作,如登山、長時間伏案等。保護關節,減少負重,如在膝關節使用護膝,久坐站起時借助支持物等。在活動時,可利用拐杖、步行器協助活動或行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