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發病原因不明。一般可由以下幾種原因引起:外傷、制動、受冷、受年齡影響代謝(內分泌)改變、不明原因等等。臨床表現:患肩怕冷,肩關節局部酸、重、痛,活動時疼痛加劇,晚上有自發性痛影響睡眼。在肩關節的前部、肩峰及後部常有明顯的壓痛,患側上肢活動受限,患者主訴穿脫衣服、洗澡擦背、提褲子、梳頭、摸高等日常生活困難。由於疼痛限制了肩關節的活動,再由於少活動使肩關節及其周圍的組織發生粘連、攣縮,進一步影響肩關節的活動,嚴重的可形成凍結肩。肩周炎有自愈傾向,但不治療病程較長,平均可達兩年,並有復發或兩側輪流發作的可能。體療康復是肩周炎的主要治療方法,而且療效較好,並能預防其復發。
幾種簡便易行的肩周炎自我鍛煉方法。
搖臂:左腿在前,右腿在後,與肩同寬,自然站立,重心稍向後。左手掌心向外,翻掌插腰,右臂放松自然下垂於體側。右手握拳,右臂從體側由前向後做肩部環行搖動,身體可隨之向搖動方向自然傾斜。然後右腿向前,搖左臂,兩臂交替進行,反復多次。
甩手鍛煉:兩腿站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上身正直,目視前方,兩臂自然沿體側前甩,並盡量靠攏,合掌(可以健肢帶患肢),兩臂抬起與頭同高,小臂屈曲,頭稍前傾觸及雙手拇指,做拜佛狀;隨後兩臂自然下垂向後甩過體側,頭回復原位,如此反復多次。兩臂盡量向前伸直,然後回臂提起合掌;前甩用小勁,後甩用大勁,但不要用力過猛,動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復進行。
扶持牽拉:兩腿站立,與肩同寬,雙手扶持身後的固定物體,挺胸挺腹,牽拉患肢向後;或者雙手扶持固定物體(如床沿、桌邊)做下蹲,用體重牽拉患肢向上舉直。
體後拉手:站坐皆可,雙手向後,用健側手從背後拉住患側腕部向健側拉動,漸漸向上,盡量使患側之手摸到對側肩胛部,反復進行。
爬牆運動:面對牆壁站立,兩腳打開與肩同寬,用雙手或單手沿牆壁緩慢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上舉,然後緩慢向下回到原處。每日在牆上作一高度標志,力爭天天向上,循序漸進。反復數次。
鐘擺運動:將未患病的手臂放在桌上支撐身體,身體前屈並且彎腰,用另一只手臂即患肢提著沙袋、啞鈴等重物,具體的重量根據個體差異並征求醫生的意見。提重物的手臂前後左右擺動和劃圓旋轉,速度要慢且頻率穩定,幅度以患者所能忍耐的最大限度擺動最大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