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為島城市民組織了義診活動。義診過程中,作為國內內分泌代謝病專業的頂尖專家,該院內分泌科主任陳麗發現前來內分泌科就診的市民中有近三成患有骨質疏松症。她表示,骨質疏松的出現,影響著很多人的健康和生活。根據臨床不完全統計,島城市民中有25%的人患有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患者應到內分泌科就診
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約2億人患有骨質疏松,其發病率已躍居常見病、多發病的第七位。我國骨質疏松疾病防治形勢嚴峻,骨質疏松在60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為56%,其中女性發病率高達60%至70%,而且我國70%至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質疏松引起的。目前青島骨質疏松發病率甚至比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病都高,且呈現逐年增多的趨勢。
陳麗表示,出現骨質疏松後一般沒有明顯症狀,但特別容易骨折。“骨質疏松發病率高,但往往會出現‘燈下黑’的情況,多見病反而不容易引起市民的重視。”她說,對於骨質疏松老年人存在很多的誤區,例如有些老人腰酸背痛、腿抽筋,就覺得這是老年病,不用去管,不重視這些疾病的檢查和治療,導致更嚴重的情況。“等到患者出現骨骼疼痛、關節疼痛、駝背、骨折等症狀時,骨質疏松症已經進入了中晚期。”
患了骨質疏松的患者,應到內分泌科就診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骨科”。陳麗介紹,目前的研究,骨質疏松多半還是由於骨鈣的丟失造成。“該病的發病率是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的,它是人體骨新陳代謝過程中由於鈣營養長期缺乏造成骨循環不平衡,導致骨質有機成分不足、骨組織顯微結構改變的結果,而造成這結果的根本原因則是因為胃腸功能減退,鈣的吸收減少而流失增加。”
女性減肥過度是骨質疏松高危因素
“相比男性而言,骨質疏松很容易找上女性,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陳麗介紹說,雌激素本身具有促進骨形成與抑制骨吸收作用,對維持骨密度,提高骨量具有促進作用。45至50歲時多數女性卵巢功能減退和雌激素水平降低,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使女性骨量丟失加快。成年女性在40歲後骨量便開始逐漸丟失,隨後不久骨密度也逐漸開始下降。與男性相比,女性骨量減少的開始時間要比男性提前10年以上,這也是女性骨質疏松症發病率高於男性的一個重要原因。
“女同胞們過度節食也是極不可取的。”陳麗表示,女性在節食後,體重雖減輕,但骨密度也會隨之下降。節食減肥的女性很少吃主食和肉類,一般只吃蔬菜和水果。而蔬菜和水果中的鈣含量不高,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骨質疏松。另外,體重過輕本身也是骨質疏松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體重指數過低,其骨密度往往低於體重正常或肥胖的女性。因此,女性要防止過於追求苗條,避免增加骨質疏松的危險。“都市女性還有個不太好的生活習慣,就是為了皮膚白皙而處處躲避太陽。要知道,想讓食物中的鈣為人體所吸收,少不了維生素D的參與,而維生素D的來源則主要是日光照射。厚厚的防曬霜、增強版的防曬傘在阻隔了紫外線的同時,也會讓攝入的鈣白白浪費。”
多曬太陽才能更好地促進鈣的吸收
就在青島地區接診的患者來說,陳麗表示,其中絕大多數都不運動、不曬太陽,從而導致鈣不吸收。此外,經常飲酒的人群骨質少孔和骨質疏松的比例較高,應引起重視。
“雖然骨質疏松一旦發病,就只能長期治療,但我們可以通過飲食、運動和接受陽光照射等多方面的協同作用,從而有效預防骨質疏松症,降低骨折等各種不良事件的發生。”陳麗介紹說,一是要合理飲食。充足的鈣可以增強骨的密度,防止骨質疏松。青島地區的飲食中有各種各樣的海鮮,而海鮮是含鈣豐富的食品。此外,日常生活中吃的許多食物如各種豆制品、奶制品等都含有大量的鈣。所以要合理搭配飲食,防止營養不良及骨質疏松症的發生。二是要適量的運動。早在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預防骨質疏松的三大原則:補鈣、運動療法和飲食。然而,更多的人卻把眼光放在補鈣和飲食上,忽略了運動療法在預防骨質疏松上的重要作用。三是要接受日光照射。維生素D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素,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D從食物中獲取量很少,主要依靠於皮膚的合成作用。沐浴在陽光中時,你的皮膚就會合成維生素D,所以才有了“陽光維他命“的說法。無論工作多忙,都要適時接受陽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不曬太陽的話,鈣就不好被吸收,因為鈣是一個無機的離子,很難直接被吸收,要通過維生素D來幫助,讓它沉積在骨頭上,增加鈣的質量。如果鈣吃進去,不被吸收,又排出去,沒有用,等於白吃了。“此外,市民每年在體檢時最好做個骨密度測定,隨時掌握自己的骨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