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硬鞋幫、薄鞋底、久站族最易引發足跟痛

硬鞋幫、薄鞋底、久站族最易引發足跟痛

  天氣越來越熱,愛美的女士們終於可以“解放”美足了。性感優雅的高跟鞋,俏皮可愛的平底族,大街上各類輕薄美鞋當道。但是愛美心切,也要考慮鞋子選擇的適時適度。穿著不合適的鞋子,不健康的行走和站立姿勢,都有可能誘發“跟痛症”。

  “跟痛症”是以足跟部疼痛命名的疾病,是指根骨結節周圍由慢性勞損引起的疼痛及行走困難為主的病症,跟腱後滑囊炎、跟骨下脂肪墊炎、跖筋膜炎、跟骨骨刺等疾病都屬於跟痛症。

  新鞋上腳惹煩惱

  李女士是位“高跟鞋控”(相當於高跟鞋發燒友),剛剛添置的新鞋總是迫不及待穿上就走,但新鞋磨腳,足跟處常被磨出泡、甚至皮破出血,足跟的創傷反反復復,雙腳足跟各出現了一塊發紅的腫塊,早晨起床時疼痛加劇,腳掌幾乎不能沾地,只能踮起腳尖行走。

  李女士很有可能患上了跟腱後滑囊炎。滑囊正常時,可以在跟腱和根骨結節間起到潤滑作用,如果足後跟出現局部外傷或勞損,如鞋幫較硬,局部受摩擦時間較長,可使滑囊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症,導致疼痛。當發炎的滑囊增大時,在跟腱處就出現一個紅色腫塊。根據病人所穿鞋型,有時腫脹擴展到跟腱的兩側,慢性病變的滑囊會形成永久性纖維化。

  專家建議:盡量穿軟幫的鞋,以減輕對跟腱的擠壓,還可以用帶有硅膠護墊的跟腱襪保護。矯形鞋或足墊可以起到一定的糾正作用。另外進行足跟理療和輕柔的跟腱牽拉訓練,對患處康復有益。

硬鞋幫、薄鞋底、久站族最易引發足跟痛

  太過輕薄非適宜

  鞋子不能太高太硬,但過於輕薄的鞋底也不利於雙腳健康,有可能導致跟骨下脂肪墊發炎。

  在腳部跟骨下方,有一個充滿脂肪組織的多纖維隔結構組成的脂肪墊,具有吸收應力、緩沖震蕩等作用。然而,過於輕薄的平底鞋無法對腳掌形成保護作用,行走時很容易被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硌傷,或者由於長時間站立行走的壓迫刺激,使跟骨下方承重的脂肪墊發生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導致脂肪墊發生無菌性炎症,出現充血、水腫,甚至增生等病變,從而出現足跟疼痛。

  專家建議:在戶外活動時,應選擇鞋底較厚且柔軟的鞋,或在鞋內加上厚鞋墊,盡量避免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行走,如鵝卵石路面,以減少對足底的刺激和損傷。

  久站一族足受累

  銷售人員、教師、禮儀接待等,都是要長時間站立的職業。雙腳在缺乏休息的情況下,日積月累造成腳底勞損,加上長期受體重壓迫,很容易誘發跖筋膜炎。

  “跖筋膜”又稱足底筋膜。足底筋膜分為深淺兩層,淺層稱為跖腱膜,深層稱為骨間跖側筋膜。跖筋膜是維持足縱的纖維結構,位於足底下方,呈三角形片狀。如果長時間站立工作,或扁平足,筋膜因反復牽拉及應力的刺激而發生充血、水腫、滲出,形成無菌性、炎症而導致疼痛,天長日久容易導致骨質增生,形成骨刺等骨類疾病。

  專家建議:減少足部沖擊性活動,如跳躍、跑步,長期站立工作者應穿著舒適合腳的鞋,久站或行走一段時間後,應有短暫的休息時間,一來可以讓足底筋膜得到放松,二來可以增加下肢血液循環,避免靜脈曲張。此外,適當控制體重,也能減輕足部負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