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信息網
 骨科信息網 >> 骨科百科 >> 百科知識 >> 骨病預防保健 >> 骨折後怎樣恢復得快?骨折之後吃什麼?

骨折後怎樣恢復得快?骨折之後吃什麼?

  劉女士上樓梯時摔倒導致左腳骨折,住醫院打了鋼釘和鋼針固定。六周後她到醫院拆除了鋼針,原以為可以走路了,沒想到左腳僵硬基本不能活動。醫生告訴她:骨折後需要康復治療和功能鍛煉才能重新恢復。經過數月康復科醫生的精心治療和本人的刻苦鍛煉,她的左腳才恢復了原有的功能。

  不少骨折患者拆除固定後,不清楚康復治療的重要性,失去了康復的最佳時期。雖然骨折愈合了,但結果韌帶攣縮、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留下了功能缺陷的終身遺憾。

  骨折的愈合一般需要8—13周,算起來是三個月左右,跟老人常說的“傷筋動骨一百天”一致,這樣老傳統看來確實是對的。但是實際上很多人對“靜養”都有一個誤區,認為靜養就是休息,躺在床上不動。骨折之後長時間臥床少運動,不僅不利於骨創恢復,反而容易使人體質虛弱、情緒低落、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甚至發生血栓等並發症,輕則影響日後的肢體功能恢復,導致生活質量下降;重則因為血栓導致死亡。

  骨折後的康復治療和功能鍛煉可以有效地改善和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加速骨折愈合,避免組織粘連、瘢痕形成、肌肉萎縮、關節僵硬,使患者從身體、心理、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都恢復到原來良好的狀態。康復的過程是較長而艱辛的,患者只要遵照醫囑、持之以恆、不怕吃苦就一定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骨折後怎樣恢復得快?骨折之後吃什麼?

  臨床上康復功能鍛煉有兩種形式: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

  (一)主動運動

  功能鍛煉的主要形式,根據病人的活動能力,在不影響骨折斷端移位的前提下,盡早進行肌肉收縮運動及未固定關節的各向運動,從而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體質,減輕創傷對機體全身反應,防止關節僵硬,因此主動運動應自始至終貫串在整個骨折修復過程中。具體可分為兩個階段:

  1.第一階段:骨折l一2周內斷端雖經整復,但不穩定,偶而伴有輕度側方移位或成角畸形的殘余,此時骨折並發的軟組織損傷尚需修復,局部疼痛,肢端腫脹仍存在,因此鍛煉主要形式是通過肌肉收縮放松運動及在不影響斷端再移位的情況下,進行上下關節屈伸活動,以幫助血液回流,促進腫脹消退,防止肌肉萎縮,同時也通過肌肉收縮和舒張使壓力墊效應力增強,對穩固斷端和逐漸整復殘余畸形有一定作用。例如尺、撓骨雙骨折,經復位固定後,即可進行指間關節、指掌關節的屈伸鍛煉,手指內收外展,肘關節屈伸和肩關節屈伸、內收外展、旋轉等鍛煉。

  骨折2-3周後肢體腫脹疼痛已明顯減輕,軟組織創傷已基本修復,骨痂開始形成,斷端初步連接,除加強進行肌肉收縮與放松運動外,其他關節均可逐漸加大主動活動度,由單一而到幾個關節的協同鍛煉,在牽引架上的病人,也可通過肌肉收縮、放松和身體其他部位的運動來帶動患肢的活動。

  2.第二階段:此時骨折已達到臨床愈合標准,外固定和牽引拆除後,除了固定期間所控制的關節活動需繼續鍛煉修復外,某些病人由於初期鍛煉比較差,固定拆除後,還可能存在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肢體水腫等症狀,那麼必須繼續鼓勵病人加強功能鍛煉,配合中藥外洗和推拿來促進關節活動和肌肉力量的迅速恢復。另外,還可據病情需要適當配合物理治療,但應仍以主動鍛煉為主。

  (二)被動運動

  1.按摩:適用於骨折斷端有腫脹的肢體,通過輕微按摩幫助腫脹消退。

  2.關節被動活動:骨折固定初期,少數病人因懼怕疼痛不敢作主動鍛煉,宜在醫務人員幫助下進行輔助性活動,促使病人更好地作主動鍛煉。對早日消除腫脹,防止肌肉萎縮粘連,關節囊攣縮有一定作用,但操作時要輕柔,不使骨折再度移位和加重局部創傷。

  骨折後的飲食

  骨折後的康復過程還需要各種營養素,包括蛋白質、維生素、鈣、鋅、鐵、錳等,可以適當地喝骨頭湯、牛奶,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肉類、豆制品以及服用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Copyright © 骨科信息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