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一種有遺傳傾向的疾病,多發生於中年以上男子。多於夜間突然感到關節劇痛,並出現表面腫脹、發紅,可伴有發燒等症狀。最常發生於腳拇趾根部的第一跖趾關節或踝關節。如不及時治療,遷延日久,病變可侵蝕骨質,損害關節,出現僵直,影響活動。痛風結石可沉積於腎髒,損害腎功能,此外,還可誘發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並發症。
痛風發病的根本原因是由於病人體內某些酶的缺陷,使嘌呤代謝異常,尿酸生成過多,溶解度很低的尿酸鹽,在血液中超出正常,處於過飽和狀態,導致微小的尿酸鈉結晶沉積於關節滑膜,引起無菌性炎症,誘發疼痛等症狀。
痛風夜間易發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因為睡眠長時間不進飲食,不喝水,體內水分減少,尿酸濃度增高。因此,醫生認為痛風病人平時宜多飲水,以稀釋血液,可預防或減輕症狀發作及結石形成。一般認為,每天至少飲水3000毫升。出汗後應立即補充,睡前多飲水更有好處。
必須指出的是,痛風患者飲水最好是白開水,而不是湯或啤酒。有些食物如牛羊肉、鯉魚、鵝、蟹、貝類,含嘌呤較多,做成的湯,雖然味道鮮美,但嘌呤也和蛋白質一起煮出,進入湯內,吃了容易引起痛風發作。飲酒可促使痛風發作,啤酒作用尤其明顯,更不可犯忌。
酸性飲料使尿液偏酸,不利於尿酸排出;尿液鹼化則可幫助尿酸排出,使腎髒免受損害。因而,痛風患者宜多食鹼性食物如奶類、蔬菜、水果等,含鹼飲料如蘇打水等尤為適宜。
此外,痛風患者還要注意其它保健措施,如減肥、戒煙、防止受涼、不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