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打哈欠、唱歌時嘴張過大,或吃太硬的食物時,感覺颞下颌關節處有響聲,甚至是疼痛,其實都是颞下颌關節紊亂綜合征惹的禍。且此病有一定自愈性,症狀輕微時可暫不理會,一旦感到症狀加重請立即就醫,否則病情加重,最嚴重時可能導致張不開嘴甚至颞下颌關節脫位。
病因:精神緊張、不良習慣
颞下颌關節紊亂也被口腔醫生稱為“壓力病”、“情緒病”。越是在經濟發達地區,競爭激烈的行業,颞下颌關節紊亂的發病率越高。都市生活壓力大,人在緊張時,肌肉經常處於收縮狀態,可能不自覺地就會“咬牙切齒”,有的人晚上還會磨牙。適度的負重對維持關節的正常結構、功能是必需的,有重要意義,但是過度的負重,超出生理限度則可造成關節的退行性改變甚至破壞。
此外,青少年的颞下颌關節問題多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咬筆頭、咬手指、咬核桃、吃口香糖、用手撐著頭寫作業、經常趴著睡等等,這些不良習慣會讓下颌關節相關肌肉長期用力不均,就可能造成颞下颌關節的關節墊(或稱關節盤)發生移位,導致在張閉口時關節形成摩擦,而發出異常響聲(彈響)。而老年人由於關節韌帶松弛,發生下巴脫臼(俗稱“掉下巴”)的風險也比較高,進食或唱歌時,不要開口過大,用力過猛。
自測:張口受限,關節彈響、疼痛
“颞下颌關節紊亂病”,人們形象地稱之為“下巴生銹”。該病在我國為28%—40%,並呈快速上升趨勢,是僅次於齲病和牙周病的口腔常見疾病。其常見症狀有張口受限、耳前區關節疼痛、咬合時有彈響聲、開閉口不自如、有阻礙感。
如果你出現了上述症狀,那可要注意了,應盡快到專科醫院就診,判斷是否存在颞下颌關節紊亂。該病會影響進食、說話,嚴重時張不開嘴,伴有頭暈、耳鳴,有些病人甚至會被咀嚼食物時關節發出的聲音震得頭暈耳鳴,大大影響生活質量。
治療:八成病人無須手術
有些病人認為,颞下颌關節病需要開刀手術,嚇得不敢治療。其實,手術並非治療首選,八成病人無須手術,僅有1%—3%的病人才需要手術治療。對於絕大多數颞下颌關節紊亂病患者,通過生活干預,如讓情緒放松、改變不良咀嚼習慣等,多會自行痊愈。
如果不能自愈的,建議盡早進行醫療干預。輕度的颞下颌關節紊亂,可以采取溫和的保守療法,如關節盤手法復位等,可以通過手法復位康復,還可輔以超聲波等理療手段。該病情拖得越久,關節盤移位就越嚴重,骨質破壞不斷加重,甚至出現骨刺、關節盤穿孔,治療難度大大增加。同時,颞下颌關節紊亂的治療效果,與醫生的經驗和水平有很大關系,而不少病人的口腔健康狀況不佳,也是關節病反復發作的誘因之一。
預防:盡量減少咀嚼硬物
※最好少吃過硬、韌性過大、體積過大的食物,同時避免張口過大。
※進食時,最好改變只用一側牙齒咀嚼食物的習慣,也不要一味用前牙咀嚼,要注意雙側後牙平衡咬合。如果出現了蛀牙或牙齒缺損等情況,最好及時治療。
※中老年女性以及偏瘦的人群更容易下巴脫臼,這類人群注意不要張口過大。
※避免一些引起颞下颌關節功能障礙的活動,如長時間嚼口香糖、咬手指甲和磨牙。打哈欠的時候,舌頭要抵住上腭。避免趴著睡覺,不要在休息的時候用手托著下巴等。
※改變一些咬異物的不良習慣,特別是用牙齒開啟酒瓶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