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如果不慎崴了腳而沒有進行正確處理,踝關節總是感覺不適,而且會經常崴腳。這是怎麼回事呢?
崴腳,醫學上稱為足踝扭傷。這種外傷是由於外力使足踝部超過其最大活動范圍,令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甚至關節囊被拉扯撕裂,出現疼痛、腫脹和跛行的一種損傷。在受傷之後恢復期間腳踝部位因為韌帶的損傷而變得松動,保護能力不強而出現的二次扭傷臨床上將這種情況稱為習慣性踝關節扭傷。如果在生活中出現經常崴腳的情況,那就應該注意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慣性崴腳。
成因
許多人在第一次崴腳時,憑著毅力認為只要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就不會為這點事兒跑醫院。殊不知,踝關節是人體唯一承受全身重量和起支撐平衡作用的關節,其受傷就會牽涉全身。如果踝關節功能恢復不徹底,很容易造成習慣性威腳。
我們在平常運動前不注意熱身,沒有將踝關節充分活動開,或在運動時用力過猛使踝關節肌肉韌帶急性損傷,就會導致崴腳。這種損傷常常被忽視,許多人在未徹底恢復的情況下又進行運動,刺激了還未修復的肌肉軟組織和韌帶,使損傷後的踝關節反復受損,最終導致習慣性崴腳。
預防
第一,在平時運動前應將踝關節充分活動開,加強踝關節肌肉和韌帶的柔韌性,從而提高踝關節的穩定性和受力度。運動前要對運動的場地及設施進行檢查,防止踩踏到高低不平的物體,消除安全隱患;
第二,生活中腳踝關節一旦扭傷,應該馬上停止運動,盡量不要走動,避免足部有不當受力,影響復原或造成再次扭傷。崴腳後不要隨便推拿和按摩,應進行冰敷處理。在傷勢還未痊愈的情況下,切記不可運動;
第三,日常行走時要選擇大小剛剛合適的鞋子,在運動時應根據不同運動項目選擇合適並且能夠提供良好足部支撐的運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