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高發期,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更應該做好日常的保健預防工作,比如遠離誘因,主要保暖,保持精神愉快等方法。
1、避免誘因 90%的關節炎患者對氣候變化敏感、陰天、下雨、寒冷、潮濕等氣候均可使關節腫脹、疼痛加重,有“氣象關節”之稱。各種感染亦可誘發或加重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扭傷、跌傷和骨折等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的誘因。心理創傷尤其是兒童在父母離異或亡故之後,發病率也較高。應盡可能避免寒冷、潮濕、感染、外傷、精神刺激等誘發因素。 2、避免涼風直吹 在夜間睡覺時,應避免戶外涼風直吹,不要讓電風扇直吹身體,也不要在冷氣房內赤身睡覺。不在屋檐、走廊、過道等風襲較強處停留休息。 3、熱敷按摩 如發現身體有局部冰冷現象,應常加以按摩,或用棉花沾酒擦揉。對於關節疼痛可用熱敷,局部塗桉葉油,服阿司匹林或水楊酸鈉,也可以試用可的松或去氫化可松。 4、宜游泳鍛煉 游泳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優良方法之一。游泳可使每塊肌肉得到鍛煉,肌肉、筋腱的舒縮可帶動骨關節自如活動,動作協調,節律規整。游泳可加速機體末梢血液循環,促進營養物質代謝,可使病變的細胞恢復正常的活動功能。游泳時自然界的紫外線照射,同樣可促進末梢血液的循環,可恢復各關節正常活動的功能。 5、休息護理 活動期發熱、關節明顯腫脹時應臥床休息,以2~3周為宜,減少關節活動及負重。待急性症狀或全身症狀消退,關節腔積液消失,關節疼痛減輕,即可起床活動。 6、康復鍛煉 由於不少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只依賴於某種藥物治療,常常過多地休息而忽視關節功能鍛煉,因而加重了關節的僵硬和畸形,喪失了生活自理或勞動能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應采取綜合治療的方法,當患者血沉低於50毫米/小時,體溫在正常范圍,急性活動期關節炎症消退,無論關節疼痛程度如何,均應在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必要的體質與關節功能鍛煉,主動鍛煉與被動鍛煉相結合,以主動鍛煉為主,並且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7、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是強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臨床上,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雖然基本控制,處於疾病恢復期,往往由於勞累而重新加重或復發,所以要勞逸結合,活動與休息要適度。 8、保持精神愉快 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精神活動狀態有密切的關系。保持精神愉快也是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的一個方面,遇事要注意不可過於激動或長期悶悶不樂。要善於節制不良情緒,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心胸開闊,生活愉快,進而使身體健康,要記住“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對維持機體的正常免疫功能是重要的。 9、預防和控制感染 實驗研究表明細菌或病毒的感染可能是誘發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因素之一,有些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在患了扁桃體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膽囊炎、齲齒等感染性疾病之後而發病的。 溫馨提示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注意季節的變化,特別是冬季,是關節炎的高峰期,患者要注意避免受風、受潮、受寒,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關節處要注意保暖,不穿濕衣、濕鞋、濕襪等。夏季不要貪涼、空調不能直吹、不要暴飲冷飲等,秋冬季節要防止受風寒侵襲,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